知本 不知本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知本 不知本

2012年08月14日
作者:陳玉苹(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訪問學人)

花東地區的開發,應該如何兼顧環境正義與尊重當地文化,一直是許多人士關心的焦點。去年通過的花東開發條例,加上明年花東全面的鐵路電氣化,將帶給花東地區民眾在生活上的便利性與經濟機會,但卻也因為立法上的疏漏而讓花東民眾「挫勒等」。知本公墓的遷葬案就是一個最好(該說最惡劣)的個案。

知本為了配合鐵路電氣化而整修了舊有的火車站,並且開始進行社區美化與「拉皮」的工程。在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日人企圖革除知本卑南族的室內葬習慣,而強制知本人將過世者葬在今日的公墓。然而為了配合觀光發展,市公所悄悄地變更地目,在民國99年憑著一紙公文,開始要求知本村民將祖墳遷至位於台東市區的「靈骨塔」中,而引發一連串居民的抗爭。原因是在光復之前所葬的過世者,僅以疊葬的方式處理,原住民並無立墓碑的習慣。因此在當今的知本公墓地下三公尺有無數的「無主墳」,目前市公所正想要公開招標,將這些「無主墳」統一「處理乾淨」。

筆者在十年前於知本部落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深知祖靈信仰對知本卑南人的重要。後來又去了帛琉進行博士論文的研究。帛琉在二次大戰期間,也受到日本人的統治。帛琉人亦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原有的風俗是將家人葬在家屋前的石頭平台之下。平日就在石頭平台上活動,包括烹煮、休憩的日常活動。南島語族不像漢人一樣,怕鬼怕得要死。他們認為亡者依舊是家人,需要跟「活著」的家人一起才不會感到寂寞。日本統治期間,同樣強制要求帛琉人遷葬至公墓。但是在帛琉獨立後,執政者就是帛琉人,當然理解帛琉文化中對死去的家人的依戀,所以禁令解除,很多帛琉人開始將家人葬回家屋前的石頭平台。唯一不同的是,現在他們放上了墓碑以及刻上亡者的姓名。

近日看到台東市公所強制要求知本遷葬一事,除了讓我聯想到「再次的殖民暴力」,也讓我想起在帛琉看到的例子。難道,「尊重多元文化」這件事,只有等到原住民自治的時候才有辦法落實?漢人政府難道又要再次上演一次「殖民的暴力」?這件事情正好也凸顯出平地原住民在傳統領域上的要求權,希望相關單位能夠耐心細緻的處理,讓該事件的處理能成為可以被當做優良判例的個案,以供後人參考。

※ 轉載自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