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3日
摘錄自2012年8月23日自由時報屏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墾丁國家公園連續3年委託學者針對園區昆蟲全面性調查,101年發現3種世界新種及一種新紀錄種的擬步行蟲,其中毛角刺擬步行蟲分布侷限在墾丁半島,是風吹砂地區的獨特物種,首度發現讓研究學者相當驚艷,目前仍持續調查,希望發掘出恆春地區更多特殊生物。
這次發現的三種新種擬步行蟲,分別是毛角刺擬步行蟲、臺灣擬迴木蟲及墾丁瓢擬步行蟲,新紀錄種則是小俏擬步行蟲;其中長相最特殊的是毛角刺擬步行蟲,具有類似公牛的犄角,觸角末端具有鱗片狀的毛,在枯木頭的真菌上被發現,分布侷限在墾丁風吹砂地區的獨特物種,主要出現在砂地,體型小,行動隱密性高,不易估算族群大小。
墾丁瓢擬步行蟲則是棲息在南臺灣低海拔棲地的新種,特殊性是目前只出現在台灣南部低海海岸林中,而且主要出現在墾丁,目前發現數量不多。
臺灣擬迴木蟲是根據1971年到2012年4月,累計65隻採集標本確認發表的新種,以往一直被誤認為是蘇門答臘擬迴木蟲,經擬步行蟲專家益本仁雄及李奇峰仔細比對,確定主要分布於墾丁的新種,全台灣北從新北市萬里,南到墾丁國家公園社頂、船帆石、森林遊樂區等各處都有紀錄,卻一直被誤認,這次總算為牠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