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撈 政府應控管遠洋漁船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過度捕撈 政府應控管遠洋漁船

2012年10月11日
摘錄自2012年10月10日自立晚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曹啟鴻與琉球鄉長蔡天裕應綠色和平基金會之邀,登上停泊在小琉球漁港外的「希望號」,除了參觀「希望號」外,也觀看綠色和平基金會訪問東港、綠島、小琉球等地50名漁民的影片。影片中,漁民反映近年漁獲受到過度捕撈影響,越來越難生存。

綠色和平基金會工作人員說,過去10年台灣遠洋漁獲量下降逾1成,在太平洋的漁獲量下降近2成,黃鰭鮪及長鰭鮪較10年前減少17%到40%,漁民明確表示,不希望下一代再從事漁業。

基金會專案主任顏寧表示,台灣遠洋漁業年產值新台幣423億元,其中鮪魚佔9成,台灣在中、西太平洋這個提供全球6成以上鮪魚來源的主要漁場,所捕撈的4種鮪魚中,大目鮪、黃鰭鮪及長鰭鮪,去年已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

曹啟鴻指出,政府應該收購並控管遠洋漁船的數量,讓部分漁民回到陸上,輔導經營民宿等行業;吻仔魚應全面禁捕;同時,焚寄漁網的使用也要全面禁止,不能一國多制,有些縣市禁用,有些縣市開放。

蔡天裕強調,「希望號」來到小琉球頗具意義,因為小琉球的漁船用的是很環保的延繩釣,政府應該全面禁止的是圍網式的捕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