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天敵勝過噴農藥 蟲蟲出動救草莓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善用天敵勝過噴農藥 蟲蟲出動救草莓

2012年10月24日
本報2012年10月2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草蛉能捕食小型昆蟲,此次苗栗場即遣將派往草苺田服役,克制二點葉蟎危害。(圖片來源: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蔬果作物蟲害防治對農民可是大哉問,農業與病蟲害奮鬥千年的歷史,若論輸贏,仍難以定論。為了抑制蟲害,農民煞費苦心,卻往往事倍功半,最近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就以繁殖成功的草蛉幫助大湖農民克制二點葉蟎,「以蟲制蟲」的生物防治,不但保護農民收成、減少用藥,更讓身體和環境都健康!

大湖草苺咬一口

時序即將進入草苺收成的季節,有別於去(2011)年苗栗大湖草苺即因二點葉蟎危害,使用大量農藥,今年,苗栗農業改良場與農民合作,在草苺田進行草蛉釋放,用以對抗頑強的二點葉蟎,洗刷草苺用藥過重的傳言。

草莓園釋放草蛉。(圖片來源: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剛孵化的幼蟲,正需飽食一餐,只見田間草蛉幼蟲為了生存努力攝食,清掉草苺植株上的葉蟎。苗栗區農藥改良場生物防治分場長黃勝泉表示,去年二點葉蟎侵害使得草苺歉收,農民雖以藥物防治,無奈仍不敵葉蟎的抗藥性,原本可以採收到4月的草苺,2月就棄守了。農民束手無策之下,回想過去曾有草蛉釋放的經驗,於是回來找苗栗場協助。

早於1990年代,就曾在大湖草苺田進行草蛉釋放,草蛉幼蟲具有捕食蚜蟲及小型昆蟲能力,從卵片孵化成幼蟲階段,就可以釋放。但是農民想法未改變,認為噴藥比較快,而天敵昆蟲必須飼養,成效也非一兩天可見。

目前苗栗農改場與兩個草莓產銷班的農民合作,針對土地相連的10公頃草苺田進行草蛉釋放,以生物防治解決二點葉蟎的危害。

黃勝泉表示,疫情嚴重的草苺,1棵約需3-5隻草蛉,1公頃地約5萬棵草莓,則約需20萬隻草蛉。不過因每塊地蟲害情況不同,因此讓農民評估,並於災情慘重的地方插標示旗,工作人員依據標示旗,進行重點釋放。「這些天敵昆蟲建立的地盤,吃飽之後會自然繁殖往外擴散。」這項工作剛起步,12月會是關鍵期,屆時將依情況調整天敵昆蟲大隊的數量。

天敵昆蟲的應用20多年前就已經展開,一開始是由農業試驗所進行研究,之後才交由苗栗場推廣。當時因為木瓜蟲害多,農民改以網室栽培,沒想到罩起來的結果仍難逃蚜蟲、葉蟎侵害,農民噴農藥,噴到連自己都受不了,最後引進草蛉,是台灣生物防治的濫觴。

減少用藥永保健康

雖然天敵昆蟲大多為有機農民所接受,不過,苗栗場也與慣行農民合作,希望能降低用藥。這次與大湖農民的合作,即約定釋放期間不要使用防蟎的化學藥物。黃勝泉說,技術上應可克服天敵昆蟲與農藥並存,有機磷對草蛉影響不大,不過仍應慎選用藥以及用藥時機。他建議草苺一開始種植使用對環境無影響的低毒農藥,等到開花結果時釋放天敵昆蟲。

有些農民仍心存疑慮,擔心草蛉會吸引鳥類來,造成更大的農損,草苺就最怕白頭翁啄食。黃勝泉認為,草蛉擅長偽裝,會將吃完的殘骸往背上扔,背線上的黏液會黏住這些殘骸,很難被察覺,具備良好的天敵條件。

以作物耕種週期為防治對象

利用生物的習性與力量,以人為繁殖飼養方式調節某一對象害蟲的數量,使害蟲不致造成危害損失的生物防治作法,最常利用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敵,以及可使害蟲罹病的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細菌、病毒、線蟲及原生動物等。

黃勝泉表示,之前研究人員只針對某種昆蟲防治尋找天敵,現在則改為站在種植的立場思考,研究作物栽種過程遇到的蟲害,並以數種天敵共治。例如草苺,除可利用草蛉,還有黃斑粗喙椿象、小黑花椿象以及捕植蟎都可發揮功能。

健康的生態系自然存在天敵

健康的農田生態系,是不需要引進天敵,大自然提供了昆蟲長工服務。黃勝泉舉例說,花蓮羅山村經過幾年的有機營造,土地和環境健康了,形成健康的循環,即使土地仍存在的少數蟲害,也無關緊要。有機農民多半選擇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不過,當外來的昆蟲入侵時,短期內會需要人工大量繁殖的天敵介入。「天敵來得總是比較慢」黃勝泉說,調查顯示,400多種天敵昆蟲常態性存在農田生態系。

引進外來果實蠅蛹寄生蜂

格氏突闊小蜂寄生東方果實蠅的蛹。(圖片來源: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苗栗場繁殖的天敵昆蟲中,為了防治令果農十分頭痛的東方果實蠅,從夏威夷引進了針對果實蠅蛹寄生的格氏突闊小蜂,已建立大量繁殖技術。東方果實蠅之寄生蜂天敵,分為卵、幼蟲及蛹階段的寄生蜂,本土的寄生蜂只有卵、幼蟲,引進蛹寄生蜂,可更全面性進行防治。

只不過此舉難免引發外來種的疑慮,助理研究員吳怡慧表示,1985年引進的格氏突闊小蜂,已知具寄主單一性,不會跨種寄生,對周遭生態環境並不會造成影響。

讓天敵永續服務

黃斑粗喙椿象捕食紋白蝶幼蟲。(圖片來源: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這些為蔬果服役的昆蟲大隊,是隨著作物的種植而存在,如何確定天敵昆蟲立於不敗,持續存在自然界服役,則需靠經營一個生物多樣化的環境。

這幾年,花蓮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立則於農田旁的田埂建立綠籬,種植一些吸引蚜蟲、蜘蛛的作物,並與農田適度分隔,因此不會影響作物生產。當主要作物收成後,部分天敵昆蟲能依靠綠籬作物上的小型昆蟲繼續存活,而不至於消失。

林立目前在花蓮協助有機農民建立起約2000公尺的綠籬帶,針對體型小、危害短期作物的昆蟲種植馬利筋和金露花,當短期蔬菜收成之後,部分天敵昆蟲仍可靠著這些小昆蟲維生。

等待天敵公司

近幾年來,台灣農民要求用天敵的需求明顯增加,苗栗場只能提供多餘的天敵,無法以商品來量產,此時需要有代理天敵昆蟲的「天敵公司」。目前苗栗場可提供草蛉、黃斑粗喙椿象、小黑花椿象、瓢蟲、螳螂、捕植蟎、東方果實蠅寄生蜂等7種天敵昆蟲進行大量繁殖,並且可商品化,只等著技術移轉,農民就可以到商店購買了。

荷蘭兩大天敵公司,餵養為數眾多的天敵昆蟲,他們鎖定瓜果以及花卉類蟲害進行研發,因此生意興隆。2000年曾有民間的「草蜻蛉自然農業有限公司」,不過現已結束營業。

黃勝泉計畫針對一些尋求轉型的農藥公司遊說。越來越多農藥公司轉型朝向生物科技、無毒農藥的作法,即建議撥出空間養殖草蛉。他說,民間公司一開始投入需要大筆資金,還需行銷管道,找得到需要的農民,而農藥公司基本上都具備這些條件。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