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之心】原住民的生態知識與發展潛力(下) | 環境資訊中心

【亞馬遜之心】原住民的生態知識與發展潛力(下)

2012年11月14日
作者:林貞妤

※前情提要:原住民的生活,充滿了與大地、自然共生息的智慧,在亞馬遜的叢林裡,我們看見以棕櫚蓋成的房舍、看見當地傳統的捕魚方式,然而資本主義當道的社會,已快速地侵蝕原民們賴以為生的自然資源,傳統領域的喪失及資源遭大公司、大企業壟斷,讓原民不斷退縮,成為弱勢的一群。他們該如何利用現代科技,重新建構失落的傳統?而優勢文化又為什麼要擔負協助保存弱勢文化的責任?請繼續閱讀本日專欄。

GIS繪製部落文化地圖,重現智慧傳統

而對原住民而言,不論世界怎麼變化,永續生存才是他們最關切的議題。除了國家立法保護傳統知識的相關權益外,原住民還可以利用高科技的Google Earth與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繪製自己部落及周邊地區的文化地圖,以保護其迅速減少的家園。

首先發起這項活動的是亞馬遜保護團體(Amazon conservation Team, ACT),他們在巴西教導亞馬遜居民如何使用GIS繪製地圖,在製作文化生態地圖的過程中,部落居民得以重新審視自己與土地的文化聯結,將這些代代相傳的豐富智慧與經驗和當地地形融合在一起,繪製出的地圖,有著極高的科學與人文價值,不僅可看出森林生態系統如植物和動物的分佈、了解人們如何利用周邊生物作為藥材或食物等民俗知識,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地圖體現出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而原住民在森林境內生活的狀態本身就是他們管理土地、與之共存的最好證明。而當部落老人漸漸凋零,地圖就是他們一生經驗的具體體現,也是留給後代子孫最好的禮物。

ACT指導巴西原住民繪製出的文化地圖。圖片來源: Amazon conservation Team)

培訓本身雖然複雜,但成果也很豐碩,目前在巴西亞馬遜境內有29個社區團體完成了文化地圖,超過120個村莊,70萬英畝的熱帶雨林,以及難以計數的文化和歷史意義的地區都被標記其中。原住民用這來向政府爭取世代祖先居住的領土,地圖變成幫助他們更有力地捍衛自身權益,捍衛南美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健康以及文化的一種途徑。而一旦部落年輕人也具備了這樣的技術,還可進一步擔任國家公園的巡邏員,擴大週遭生態的保護範圍。

ACT指導巴西原住民如何使用高科技產品繪製地圖。圖片來源:: Amazon conservation Team)ACT指導巴西原住民如何使用高科技產品繪製地圖。圖片來源:  Amazon conservation Team)

部落文化生態之旅的尺度拿捏

在台灣,已有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開發的原住民文化地圖,以整個台灣為範圍,顯示當代台灣原住民各族群在空間上的分佈,並佐以族群的歷史、部落文化、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等各面向的描述,繪製出臺灣原住民的基本輪廓。但這樣範圍浩大的總覽圖對每個部落的詳細文化遺跡、打獵場、週遭民族植物分佈、神話聖地就不可能有多所著墨。幸好越來越多的民間NGO或社區發展協會如開始彌補這塊,製作屬於每個在地部落與周遭社區的獨特文化地圖。

有了文化生態地圖,下一步就是推廣給更多人知道並使用,結合有規範的生態旅遊會是個理想的方式,主題除了可以是賞鳥、賞蛙或生態外,訪客還可選擇部落走訪之旅、叢林藥用植物探訪、薩滿文化見習…等等。當然這樣的生態旅遊必須先評估當地的環境承載量、外來遊客對當地文化的影響衝擊...等,以免反而造成負面的效果。

  • 新竹司馬庫斯

原民部落生態旅遊在台灣已蔚為趨勢,新竹司馬庫斯在眾多發展生態旅遊的部落裡,是個落實以部落為主體的成功例子。部落頭目、耆老們按照祖先遺訓:「土地是生命的根」,成立土地共有制度,每戶參與的家庭,平均分擔工作責任、照顧周遭環境、解說民俗植物與傳統文化,也共享土地生態資源的旅遊收益與種植水蜜桃等的農業收入。長老們還首創了共同基金,部落家庭的學費、醫療、蓋房都由部落支出,這種烏托邦式的「社區共營」福利制度讓族人之間有著共生體的強烈連結,也對部落發展有很深的使命感。然而也因為名氣的遠播,吸引了太多來訪人潮,週末時遊覽車一輛接著一輛,對當地生態的衝擊不可小覷。旅遊利益與環境承載量間的拿捏平衡,一直以來都不是個容易的課題。

  • 社區藥草花園

此外,部落居民也可發展結合其藥草知識與樸門農藝技術的社區花園。在秘魯或巴西,我常看到由官方所設立的植物園或自然保留區裡,有所謂的「藥草區」,展示了原住民數千年來的生態智慧,但並沒有看到由原民部落自行發起的社區後花園,頗為可惜。一個自力發起的社區藥草花園,不僅能保存祖先流傳已久的植物知識,凝聚社居居民的向心力外,也能納入生態旅遊的景點之一,創造額外經濟效益。

民族植物與在地綠色經濟

而在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的領域裡,有個「森林非木材資源」(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NTFPs)的概念,意即在不直接砍伐或嚴重傷害樹木主體的情況下,利用其果實或枝葉等加工製成各種自然衍生物商品,如手工藝品、植物精油、沐浴精等保養品、熱帶水果口味食品,甚至是藥物等,這樣的概念相當符合近來各國政府大力提倡「綠色產業」的宗旨:永續生產、永續利用。而早在1980年代末期,就曾有跨生態與經濟學門的研究小組指出,在亞馬遜森林裡,果實與樹脂等森林產物永續採收的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是比直接採收木材資源的淨現值要高達13倍之多。

在秘魯,瑪雅人透過可可樹發明了巧克力;印加人除了擁有世界聞名的黃金城之外,還發現古柯葉(Erythroxylon Coca)是一種治療高山症或胃病都很有效的藥草;亞馬遜原住民在幾百年前便已使用金雞鈉 (Cinchona officinalis) 樹皮治療高燒,這些植物現在已廣為全世界的人口使用,在在說明了森林副產品的價值要遠遠高於木材本身帶來的利益。

在巴西,Guarana (Paullinia cupana),一種生長在亞馬遜流域的蔓延灌木,其製成的汽水現已成為巴西人的國民飲料。國家印地安基金會(FUNAI)也極重視此植物帶來的商機,並輔導部落改善Guarana的製造方法,創造更高部落經濟收益。「森林非木材資源」概念的落實有助於兼顧當地居民的經濟生計及森林主體的保存,而一旦保育能與當地經濟結合,才能看見永續保育的可能性。

保留無形人文資產的價值

目前世界許多地方的原住民,都面臨相似的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在現代社會結構中繼續保存部分過去的生活特色或精神,標本或博物館之類的展示解說固然容易讓外人窺見其文化現象,但並不能真正的體現其文化精髓,我們依然需要坐在火冓邊,聆聽部落長老述說過去光榮或悲傷的歷史、祖先英勇的故事、叢林生活的法則智慧、動植物的靈與魂....等,保留部落的完整或部分生活方式是保留這些人文無形資產的最好方式,而人類文明也將因這些文化經驗的繼續傳承而更為璀璨多元。(全文完)

 

【亞馬遜之心系列:延伸閱讀】

 

 

※ 專題介紹:亞馬遜雨林是世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之一,其蘊含的龐大資源潛力,一直是人們覬覦的對象,不論是木材、採礦、蓋水壩或者觀光,都想著如何利用它,但惡劣的利用方式,嚴重威脅雨林生物及原住民族的生存權益。

想了解這個與台灣距離遙遠,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你吃的頭痛藥成分可能就是提煉自雨林植物)的地方嗎?本系列專文為作者遊歷亞馬遜後之觀察集結,主要關注生態旅遊、原住民及當地生態,帶領讀者一窺神祕的亞馬遜流域,了解雨林的現況與面臨的現實。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