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
摘錄自2012年11月22日科技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在近期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造紙學會承辦的第65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許多專家認為,造紙工業承載了「生物質精煉」發展的希望。
造紙利用的是生物質中的纖維素,剩下的木質素和半纖維素等成分如能利用,就是一種精煉。「生物質精煉,一是要做成生物質能源,二是化學品,三是材料。」孫潤倉說。一方面,著眼於能源的生物質精煉技術普遍無利可圖;另一方面,物盡其用又是節約型社會的目標。造紙工業作為目前的生物質材料大戶,自然擔起了探索生物質精煉未來的任務。
鄺仕均表示,儘管現在國外還有使用亞硫酸鹽工藝來開發多種產品的,但中國因為廢水治理的原因,已經放棄了這一工藝。他認為應該考慮重拾這一工藝,同時研究處理廢水的辦法。「這樣整個制漿造紙工業不但不會消亡,而且還會大有發展。」
廣西大學教授農光再表示,2010年國內生產紙漿2005萬噸,伴隨產生約1650萬噸—2100萬噸黑液。黑液氣化(將廢液變為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氫氣的合成氣體)被認為很有前途,但還未有成熟辦法。來自山東一家紙業公司的工程師張偉介紹說,他們公司用優化過的硫酸鹽制漿法,生產出了溶解漿,從中可以開發粘膠纖維(一種紡織材料);下一個目標則是醋酸纖維和納米纖維素等。會上還有專家指出,用廢紙制漿產生的脫墨污泥裡,含有大量有機質含量高的細小纖維,是進行生物質精煉的很好材料。這也是未來我國造紙業發展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