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這把尺要量的是? | 環境資訊中心
李永展

公投─這把尺要量的是?

2003年09月25日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日前台北縣坪林鄉針對「北宜高速公路坪林行控中心改為一般交流道」的議題進行公投,再度引爆各界對公投議題的熱烈討論,也使得公投效應延燒北中南。但令人遺憾卻不意外的發展是,公投依然是藍綠對抗下的政治口水,它的內涵始終是一團迷霧。然而儘管吵嚷不休,但朝野雙方對於公投議題的立場差異似乎僅是有無法源問題而已,但這個爭議只是表象,問題的關鍵必須從兩個層面釐清:其一是公投的這把尺要量的是甚麼?其二是公投作為直接民權的實現手段的程序問題。

關於前者,核四與坪林北宜交流道這兩個例子正是兩個極為鮮明的對比。首先,核四對貢寮當地居民而言是一種風險極高的鄰避設施,是極為明確的環境不正義,雖然我們必須承認鄰避設施是達成社會公共福祉所不可或缺的,但利用當地居民犧牲自我利益的意願造就大眾福利,因而使某群體需承擔社會不公平的風險時,是否仍有「公共」的利益存在值得懷疑,因此「公平性」乃成為鄰避設施設置決策共通的焦點之一。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目前人類管理核能風險仍不確定的情況下(如核電廠運轉風險、核廢料處置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核四興建是否意味著公共利益的實現確有極大的爭議空間。

至於坪林闢建北宜交流道的議題則是一個相反的案例,交流道被居民視為振興地方發展的公共設施,乃以爭取少數利益為考量,然而這個公共設施一但興建必然衝擊的是水源保護區遭受污染乃至於大台北地區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問題,雖有人主張採取總量管制措施來降低風險,但事實上總量管制在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可被執行的工具,故在明確的風險評估中,交流道危及了公共福祉,但能創造的地方繁榮則是少數而且不確定的,故此坪林交流道付諸公投顯然不具正當性。

基本上,諸如保護區的劃設、都市計畫容積率、建蔽率等限制性的法令的存在,背後都意味著某些價值的貫徹,那就是趨近公共福祉與永續發展的普世認同,它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經驗累積而形成的理性,而這個前提,顯然才是公投的這把尺所要測量出來的集體意識,因為公投是為了培養公民建立理性判斷的能力,並且藉由這個過程確認彼此的共同價值,而非政府推卸責任、民眾宣洩需求的工具。

從公民投票作為公民權行使的程序問題來看,在許多公投制度行之有年的國家,議題的成熟與否是公投制度能否落實的重要關鍵,所謂成熟意味著該議題的相關資訊及正反意見經過公平而充分的討論與傳播,民眾在有足夠的依據與資訊下做出最符合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整體判斷,這個過程同樣也是市民社會成熟與否的指標,而惟有這個價值被社會所認同與實踐,公投的進步性意義才能彰顯;也就是說,公投不應僅是一種直觀的情緒宣洩與意志宣示,而是對權力與責任的分享與承擔。

而顯然的是,現階段的台灣,無論有無法源依據,公民投票所彰顯的,都將僅是大規模但不具抽樣意義而誤差值極大的民意調查,或者是,政治人物不負責任的承諾的廉價兌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