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慢跑穿過草木繁茂的雨林,棕櫚園和野生生物從螢幕上閃現。旁白說:「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它的樹賦予生命,幫助地球呼吸。」以上廣告是由馬來西亞棕櫚油理事會贊助提供,該組織於1990年成立,旨在「推動並行銷馬來西亞的棕櫚油」。
英國的廣告標準局(ASA)認定這個廣告「可能誤導視聽大眾對棕櫚樹相較原生雨林的環境利益」。
成立「廣告標準局」等專責機構來監管業界,是減少漂綠行為氾濫的一種作法,但當然不是萬無一失。規範的制訂曠日廢時,等到主管機關對棕櫚業的廣告做出裁決,它已經出現在全歐洲、亞洲和美國的衛星頻道上而鞭長莫及,至於準則委員會就像主管機關,只製作「規範」卻不具公權力、執法卻不能罰款。
行銷業者的廣告究竟是說服還是欺騙?性感辣妹對駕駛座上的書呆子男投懷送抱的廣告又算哪種呢?大家都知道一輛新跑車是不能讓你賺到一次約會或把你變成喬治庫隆尼第二,但是廣告業者卻可以利用類似的暗示擦邊球成功,至於宣稱「氣候中性」的紙品公司呢?這就更難了。
90年代,聯邦交易委員會訂定指導原則,規範所有符合「環保」宣稱的產品標準。1992年《環境行銷宣言使用指南》(Guides for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 Marketing Claims)(即一般所知的《綠色指南》〔Green Guides〕)應該在2009年重新審查,然而該委員會卻突然裹足不前,根據消費者保護局的聯邦交易委員會副執行董事康姆(James Kohm)表示,部分原因是「如海嘯般的綠色宣言」。
「我們舉行過第一次碳中性的超級盃、碳中性的全美賽車協會大賽,和碳中性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康姆說。據估計,製造商在2007年推出328項「環境友善」的產品,相較2002年僅有5項。2006年到2007年,美國專利與商標辦公室(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經手以「綠色」為名的產品應用就增加一倍以上,《新牛津美國字典》選出的2006年「年度之字」就是「碳中性」。
撰書至此,人們還在討論修正版的《綠色指南》將賦予包裝、建築與碳抵銷計畫等的綠色宣言更精確的意義。我們聽到所有此起彼落的「可回收」、「生物可分解」、「可堆肥」、「可填充」、「環境友善」、「永續」、「生物基礎」、「搖籃到搖籃」和「碳中性」等名詞都需要更明確的定義。
康姆強調:「重點不見得在你想表達什麼,而是有理智的消費者從籠統的宣稱中能聽出什麼。」
有些業者警告,嚴格的指導原則會讓「市場對綠色產品降溫」,美國廣告業者們簽署共同聲明,主張聯邦交易委員會不應該遽下論斷,因為現有關於環境宣稱的真相與精確性的指導原則已經在發揮功效。自律已經「足以確保環保宣言不是欺騙且必須有事實根據」,改變可能導致混亂,使人們對「有價值的廣告訊息」不再抱持熱忱,對如何以某些宣稱作為產品特點將存在科學上的不確定性。
2008年4月,聯邦交易委員會在提議的指導原則聽證會上,聽到星巴克環境衝擊總監哈納(Jim Hanna)等人的發言,形容指導原則是「反動保守的做事方式」,此外他預測企業還可以想出避開這套指導原則的新方法。哈納說,星巴克「很擅長發明新字」,接著他大聲說出「星冰樂」(Frappuccino)。哈納其實是在警告,「假如你用現有的字彙來敘述這套指導原則,我們將創造全新的語彙,5到10年內你又得做出因應了。」
就是需要走在產業推陳出新的綠色謊言之前,才讓聯邦交易委員會如此謹慎。
精彩回顧: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Diet for a Hot Planet: The Climate Crisis at the End of Your Fork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作者:Anna Lappe
譯者:陳正芬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905511
定價:38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