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3日
摘錄自2013年1月22日台灣醒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sites/all/themes/quatro/images/news-default.jpeg)
印度打算在喜馬拉雅山脈蓋大壩,其分布密度不僅是全球60倍以上,最新的研究更指出,大壩興建工程會造成當地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使22種植物及7種脊椎動物滅絕,大壩興建也迫使當地居民必須被強制搬離家園。
研究者龐迪特表示,水位消退後會破壞魚類棲息,限縮魚類遷徙範圍,嚴重影響了當地漁民的生計,他說,「我們深刻了解印度政府必須發展經濟,但是也須兼顧環境及生態,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廣建大壩,卻罔顧生物多樣性及居民的生活。」
印度三條主要流域,包括恆河、印度河與 布拉馬普特拉河,目前約有數百座大壩正在興建中。研究者也指出,由於當地人口眾多,興建大壩也意味著許多居民必須被強制驅離。
印度在當地興建水壩的密度,每千平方公里為0.3247座,約是目前全球平均水準的6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