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台東,客運上,前方坐著3個外國旅人,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外國人對台灣的感覺,於是留意了他們的聊天內容。
A是美國人,來台1年多,目前落腳花蓮,以教英文為生,假日就愛去東河衝浪。B是紐西蘭人,來台也差不多一年,平常在台北學中文,假日就到處旅行。C是來自美國洛杉磯的背包客,在台灣旅行已經2個月。
C問A:「在東河衝浪感覺如何?」
A:「東海岸浪很棒,水很溫暖,非常適合衝浪,幾乎每次假日都會來。」
B問A:「平常在花蓮教書,花蓮有哪裡好玩?」
A:「太魯閣,雖然不比大峽谷壯觀,但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A問B:「台北應該很好玩吧?那麼多商店和酒吧。」
B:「花費貴,一直在燒錢,又都是高樓,所以假日就跑來東部。」
B問C:「來台灣旅行多久?」
C:「兩個月,台灣真的很棒!我真的很喜歡,下次還要再來!例如溫泉,你們有去過烏來溫泉嗎?」
A:「該不會是豪華飯店裡面的那種溫泉吧?」
C:「當然不是啊!是天然的那種!那你們有去過台南嗎?台南也很棒。」
A:「不喜歡西部,都是城市!城市!城市!路!路!路!我還是喜歡東海岸,你們等一下要去哪?」
B和C:「要去都蘭糖廠,那裡有很多很酷的藝術家,想去看看。」
C:「來台灣以後,覺得台灣人真的很友善。」
A:「真的!跟東南亞的渡假勝地比起來,那些渡假村的人跟你友善是為了你的錢,但是台灣人友善是真心想跟你交朋友。」
B點頭。(B上車買票時,數不清銅板總共多少,是旁邊的大姊幫忙數,錢不夠還由大姊幫忙付。)
也許這些對話不代表所有外國朋友的意見,但是對於努力推動東海岸觀光發展的人而言,這的確是很珍貴的隨機抽樣資料,而吸引這些一住就住上2個月背包客的,是東台灣的自然資源與人文環境。
車駛過了都蘭和東河,當這些外國人下車後,我開始回憶去年在長濱當海巡的日子。那時總是看到一輛輛的40人遊覽車,把成群的陸客載到北迴歸線後,給他們15分鐘拍照尿尿,然後載到大俱來的大型海鮮餐廳,再到三仙台15分鐘拍照尿尿,水往上流15分鐘拍照尿尿,然後就載到知本住大飯店,這就是旅行團推出寶島行關於台東的行程。
兩相比較,哪一個旅行能夠代表我們東台灣,或者說,我們希望讓外國訪客留下怎樣的印象,又冀望他們口中說出怎樣的台灣故事?
我們真的要薄利多銷,以量取勝嗎?旅行團間的削價競爭,只得載更多的陸客,重覆著同樣的景點拍照尿尿,到名產店消費抽佣,吃大餐廳合菜,住豪華飯店。為了迎合更多的他們,於是蓋更多豪華旅社,建造更多讓原住民唱歌跳舞娛樂觀眾的大劇場,如此汙染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並消費化、娛樂化原住民神聖的祭典和傳統文化。而當地人只能搶在陸客下車拍照尿尿的15分鐘內,賣著小吃和手工藝品,這就是所謂帶動當地經濟?
而這些陸客還會再來嗎?也許不會,因為他們「來過」台灣了。我們賣給他們的是一次性消耗的新鮮感。這些旅客的旅遊方式,是獵豔者的思維,腦袋裡有一張目標名冊,到訪一個國家,以旋風特快車的方式掃過每個景點拍照尿尿,然後在名冊上面打勾,回國跟朋友炫耀照片說來過這裡。
我們台灣在他們眼中只是名冊裡的一個欄位,打勾後就不會再來了,等他們存到另一筆錢、再有一個假期,就會選擇另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他們口中的戰利品、草率的一夜情?
還是要以質取勝?做最真實的自己,真心對待專程來東海岸停留2、3個禮拜,甚至數個月的背包客。帶著他們住進在地人用心經營的民宿,由小幫手們帶領下,上山採野菜、溯溪,下海游泳、衝浪,或是跟好客的居民們共進晚餐,把酒言歡之際,聽著長輩說著鄉野奇談和傳統故事,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滿天星星?
這就像一場完美的戀愛,不用改變自己,而去珍惜喜歡原本自己的那個人。帶著他住著平常也會住的地方,吃平常會吃的食物,用平常對朋友的關心去對待,過平常的生活,做平常的自己。
這也是對方所期望的啊,如果要豪華飯店、吃連鎖餐廳、逛街買名牌,他大可以留在台北,來東海岸不就是喜歡它的自然和人?我們又何苦畫蛇添足的把過多的都市生活複製到這兒,誤以為是他們想要的?
我來自環保團體,我從不反對經濟發展和觀光,而是反對破壞環境和人文,卻只圖利少數人的經濟發展和觀光模式。
仔細思考,像那種旅行團用遊覽車載到特定商家旅店,給特定商家消費的7日行,和停留2個月的背包客在民宿消費,街角吃麵,隨意逛進小店買伴手禮或特色食物的消費方式,哪一個能夠帶動在地經濟?哪一種人下次還會再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