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車、環保、安全的生活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汽車時代和理想城市>無車、環保、安全的生活 (上)

2003年09月23日
特別企劃:高美鈴

交通帶來城市文明,也帶來威脅城市生存的空氣污染和環境改變。政府雖然一再以更嚴格的排放標準試圖直接改善空污,然而面對地狹人稠、車口眾多的台灣,特別顯得有氣無力、緩不濟急。幸好空污問題極可能因超級汽車時代來臨,迅速得以弭平。只是我們不禁要貪心想像,哪天超級汽車長出翅膀飛上天,因塞車而紛傳的刺耳喇叭聲和咒罵聲才能變成絕響;或是擁有泡沫狀車身,才得避免相撞之下車毀人亡。最好,它能自動改變分子結構,像變形蟲般在既有的有限道路上快速鑽伏,才不致讓不斷加開的馬路,成為老弱婦孺、野生動物、農田和荒野的絕命殺手。

汽車化≠現代化

人手一車,結果卻是人滿為患;這樣帥氣不起來的鏡頭,是不會出現在車商廣告中的。這些「哆拉A夢級」的奢望,正突顯了現今的交通窘境──即使最好的科技,也無法完全解決汽機車所引發的交通事故、擁擠以及其他環境變遷。尤其號稱省能乾淨的超級汽車問市,人們更可以「無罪惡感」的開車上路之際,必然將會在急遽損毀道路、土地和迭高的肇事率中體認到,我們的城市,其實無法負擔「人手一方向盤」的「汽車文明」。

迷惑於汽車是幸福、地位表徵和過度追求行動的方便舒適,是許多人易罹患「汽車症候群」的主因,同時造成公路和車輛大增,鐵路和公共運輸委縮;擴大的市區街道和污濁的空氣,更減少了行人和自行車數量。此現象目前在諸多開發中國家日熾,像是東南亞、中國大陸、蘇俄和東歐,同時也包括了台灣。然而汽車化的迷思即在此,經澳洲姆德契大學一分報告指出,富有程度與汽車化其實無直接關係,美國汽車使用為歐洲的1.41倍,但其平均年收入卻比歐洲低15%,多項生活滿意指標也仍得向其看齊。

說穿了,汽車不過是交通工具之一,過度汽車化並無法增進生活便利,反而載著我們駛向以汽車為本位的都市規劃,也駛離寧靜、環保、安全的生活。

公平路權無障礙

如何改善以汽車為本位的都市環境?今年歐洲易行週的活動,除一貫以「無車日」精神,刺激眾人將都市空間使用權從汽機車和駕駛人手中取回,重新公平給予每一位城市居民,且追求無污染的永續生活之外,這次的關心焦點更訂為「無障礙交通」,要思考如何建設出適合所有人,包括老人、孩童和身心障礙者使用的無障礙空間,打造人人可居、可親的美好城市。

今年台灣共有11個縣市,在21日當天,以封街、騎自行車、行走郊遊等方式呼應國際無車日活動。其中台北市並在22日舉辦大眾捷運日,以票價優惠鼓勵市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23日的走路上學日,更是讓孩子從小養成路權公平使用的觀念,也讓他們學會認識、關心自己的社區環境。

走路之用何在?散文大家陳之藩先生近日大作「散步」,講的便是其一連串思緒靈感,皆出自與其妻子在四十分鐘的走路交談中孕釀開端。不禁讓人思及,當大家將車子暫捨一旁,步伐放慢,少掉車來車往的緊張和擁簇,得到的不只是潔淨安全的街道,還有人與人密切的交流和心靈空間的自由。

人人散步的城市

如何讓整個社區成為無車、環保並且安全的生活環境,成為現代人的大夢。營造這樣一個可以「散步」的城市,首先便要去除以汽車為本位的環境規劃,改以行人便利為考量的城市設計。這樣的城鎮將擁有與今天完全殊異的面貌:街道變窄、街區變小;人行道加?,行道樹扶疏。每個街角都有小公園、造景或綠蔭可供歇憩;住商混合,小商店只在幾步之遙;每一戶住宅和商店,都有騎樓、遮雨棚以及明亮的窗戶,可供行人鄰居互相注視,以防止不法;所有車輛為免佔用道路,都停放在地下。在這樣的城鎮中,除非遠遊,無人會淪為對汽車過度依賴的車奴,寧可騎自行車、搭乘大眾運具,因為大家清楚知道這是便利安全、且有利自己家園永續生存的綠色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