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內恐滅絕的深潛高手:革龜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20年內恐滅絕的深潛高手:革龜

2013年03月05日
作者:郭芙(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海龜實驗室研究生)

※本周我們將介紹海洋中最大的海龜:革龜,牠同時也是海洋裡長程旅行的專家,而且牠的外表特別,讓人非常容易就能辨識,因此有了非常特別的外號。雖然革龜為海洋中最大的海龜,但其數量卻岌岌可危,革龜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而牠的外號又叫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揭曉。

某天上午,獲知台南四草鯨豚收容站收容了一隻遭漁民誤捕的革龜!稀有革龜的出現使得海龜實驗室陷入瘋狂,於是抱著「即使坐飛機,我也要去看!」的心態,我飛快的趕往台南。

台南四草鯨豚收容站收容的革龜復健池中的革龜

鍾情水母的「楊桃龜」

全世界有7種海龜,分為硬殼龜科(Family Cheloniidae)的綠蠵龜(Chelonia mydas)、赤蠵龜(Caratta caretta)、欖蠵龜(Lepidochelys olivacea)、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平背龜(Nataor depressus)及肯氏龜(Lepidochelys kempii)及革龜科(Family dermochelyidae)的革龜(Dermochelys coviacea)。

革龜,英文名為Leatherback turtle,意指有著皮革狀背部的龜。革龜科與蠵龜科的差別在革龜沒有堅硬的骨板,不像其他海龜一樣有堅硬的外殼,體內骨板退化,龜殼是由數百塊小骨板及一條條棱脊所構成,外形如楊桃般,故又稱作楊桃龜。

少了骨板,革龜比起其他海龜,其生長更沒有限制,因此革龜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龜。但最特別的是其如此龐大的身軀,主食居然是水母(95%都是水分,營養含量較低),故以量取勝,革龜醒著時幾乎都在吃。

深潛小撇步

為了追尋獵物甚至潛至1千多公尺,革龜深邃的眼窩成為眼睛抵擋壓力的緩衝、非骨板的身體也可承受更大的水壓,因此革龜是海龜中可下潛最深的種類。而深度越深的海水,壓力越大,水溫越低;因此屬於外溫動物的革龜,要如何抵擋寒冷的海水侵襲才可使牠不像其他海龜一樣,導致cold stunning現象?(指海水溫度過低,使得海龜生理機能失常,並可能導致死亡)

革龜為確保體內的熱量不會快速散失,除了增加本身體積外,減少與外界接觸的表面積、血液的逆流機制,也能幫助熱能不易從體表散失。而革龜頭部富含脂肪(此指Blubber,泛指海洋哺乳動物,如:鯨類、海豹、海象,其介於皮下及肌肉中一層較厚的脂肪),這層厚厚的脂肪使得眼球與腦部不易受寒,加上即使不進食也會不斷咬合,運動自己的顎部來增加熱能。如此多特點,使得革龜成為海龜界獨一無二能下潛至深海的高手!

長途跋涉,卻步步驚心

除僅分佈在大西洋熱帶與亞熱帶海域的肯氏龜與分佈在澳洲北部附近海域的平背龜我們無緣得見外,其餘在台灣沿海都曾有出沒記錄,但目前會在台灣本島及附近離島上岸產卵的只有綠蠵龜,此五種海龜皆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列入「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禁止人為騷擾、獵捕、虐待、殺害以及非法擁有或買賣。

由於筆者為海龜實驗室的研究生,因此每年暑期,我們除了紛紛飛至各島,迎接即將上岸產卵的綠蠵龜媽媽之外,實驗室也經常有擱淺獲救的海龜,包括綠蠵龜、赤蠵龜、玳瑁及欖蠵龜。然而遇到革龜的機會實在微乎其微,從1997年有紀錄開始,僅有兩起革龜的案例,一次是2001蘇澳嶺腳海邊,背甲長有150公分,另一起是2007年發現在新竹新月沙灘的擱淺革龜,可惜兩次發現時都已死亡。

革龜體表光滑,摸起來的觸感如一顆沾了水的皮球成熟的革龜體長可達2公尺,體重可達500公斤;此次為實驗室第三起接獲的革龜通報,幸運的是其並未死亡。這隻革龜體重達124公斤,龜殼長110公分,寬84公分,仍離成熟還有一段路要走。沒有鱗片的革龜,體表非常光滑,摸起來的觸感如同摸一顆沾了水的皮球般。在獸醫與研究人員確認他的健康狀況正常且觀察數天後,即儘速讓他返回大海,繼續牠的生命之旅。除了平背龜與肯氏龜外,其餘5種海龜都是大洋洄游性物種,其中尤以革龜的洄游範圍最為廣泛,從北大西洋到南太平洋等海域都是牠會出沒的地方。

革龜的產卵棲地,紅點表示主要的產卵棲地;黃點表示次要的產卵棲地。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Lieux_pontes_tortues_luth.png

圖片作者:jimmyweee,圖片網址:http://www.flickr.com/photos/jimmyg/183138216/sizes/m/in/photostream/,此圖符合CC授權使用。然而這樣的海中巨無霸卻與其他海洋生物一樣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威脅,尤其是海洋中處處可見得人造塑膠,主食為水母的革龜就時常誤食塑膠製品而導致死亡;另外氣候變遷、人類的獵捕也是造成其數量下降的原因。根據路透社報導,過去30年間,革龜數量已經下降78%,如數量繼續下降,在未來20年內,革龜恐滅絕。而又因其活動範圍分布之廣,因此有效的保育海龜需要全世界各個國家一同合作,我們除了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更要避免誤捕所造成的傷亡及人為的捕捉,別讓人類的後代只能用照片欣賞這美麗的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