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死,但也沒有生? 潛入《海洋塑化記》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不會死,但也沒有生? 潛入《海洋塑化記》

2013年04月04日
作者: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2010年,全球塑膠製品產量來到30億噸,其中1/3是一次性使用的包裝、容器。這些塑膠垃圾後來去了哪裡呢?有些去了掩埋場、焚化爐,有些被回收再利用,剩下的留在自然環境中,最後進了海洋。沒有人真的知道這些塑膠物質會留存在自然界多久,幾十年或幾百年,只知道塑膠是不會被生物分解,它只會不斷裂解成更小的碎片。

伴隨著垃圾塑膠瓶的獅子魚

《海洋塑化記》(Plastic Shores)是2012年發表的記錄片,英國導演兼獨立製片人Edward Scott-Clarke,想以本片喚起更多人對於海洋垃圾汙染的重視。長期關心海洋廢棄物議題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獲得導演同意後,將影片配上中文字幕,希望同時為垃圾與塑膠製造大國的台灣,也有機會面對海洋受汙染的殘酷事實。

本片追溯塑膠發展歷史,從19世紀被發明之後,在二戰期間需求量大增,塑膠有其無可取代的好處,便宜、耐久、質輕、可製造成各種形狀,因此這項新世紀的產物開始標榜用完即丟,是文明社會的象徵。

畫面帶觀眾走訪「國際海洋廢棄物研討會」的現場,聽專家學者揭露海洋全面被塑膠攻佔的慘況,也呈現夏威夷、英國等地海岸的實情,和許多志工、環保團體與科學家致力於阻擋並研究塑膠汙染帶給海洋生物的毀滅性災難。

塑膠垃圾不會只停留在製造國,它們隨著洋流環遊世界,導演試圖解釋這些既微小又大量的物質,是如何影響海洋生態,微小的塑膠碎片會與懸浮在海洋表層的多氯聯苯與DDT結合,或是溶出雙酚A與磷苯二甲酸酯等環境荷爾蒙物質,再透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累積,造成生物不育、畸形、雌性化等嚴重的健康問題。

雖然很現實的,現代生活是由塑膠堆砌而成,但影片最後仍提供觀眾一些微小而樂觀的希望,介紹一些改變現狀的行動與方法,例如禁用塑膠袋、課徵塑膠袋稅、回收再利用、可生物分解塑膠袋等,並分析各種做法的優缺點,期待觀眾能夠擺脫被塑膠霸佔的生活。

海洋垃圾:廢棄農藥罐

後記:導演Edward堅持這部影片的教育和非營利用途,以美金50元同意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可以在台灣進行教育推廣,為了落實不再製造垃圾的理念,本片英文原版的販售方式以網路下載為主,不特別壓製DVD光碟片與包裝,黑潮也提醒習慣攜帶飲料與爆米花來看電影的觀眾,有機會欣賞本片時,請勿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以免閉幕燈亮後,遭受眾人的白眼。

影片官網:http://www.plasticshoresmovie.com
導演兼製作人:Edward Scott-Clarke
片長:55分鐘
中文字幕與台灣放映: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放映邀請逕洽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kuroshio@seed.net.tw Tel:(03) 8578-148、(03) 857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