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物質流」大調查:資源消耗太快 恐無法支應經濟成長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亞太「物質流」大調查:資源消耗太快 恐無法支應經濟成長

2013年05月09日
本報2013年5月9日台北訊,徐琬婷報導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最近公布一份針對亞太地區最全面性的「物質流」和「資源生產力」趨勢報告,警告亞太目前的資源消耗速度,恐將無法繼續支持亞太快速的經濟成長和生活方式改變;並強調此區的「物質密集度」,也就是「每一美元GDP所消耗的物質」,是世界其他地區的3倍,需要高度關注。

面對此一龐大環境壓力的方向,最近英國一項研討會總結15篇研究提出的建議值得參考:因應全球大規模資源耗竭的挑戰,除了需要提升物質效率之外,還須減少物質使用總量,否則,效率成長帶來的益處,往往被消耗量增加的負面效果蓋過。

雖然UNEP的報告並未包括台灣,但台灣也在國科會下設立物質流資料庫建置計劃,目前有台大環工所教授馬鴻文、台北大學自資所教授李育明等團隊投入研究。從2011年分析來看,台灣開採、進口物質總量近4億噸,產出的物質中,排放到環境的空氣污染物佔了2.8億噸,出口物質則有0.42億噸。

李育明說明,「物質流分析」是用來分析一特定區域內物質使用狀況的系統方法,並檢視從開採、使用到廢棄的物質流動情形。目前國科會物質流資料庫已更新至2011年,2012研究成果預計2013年底出爐。

報告:亞太地區物質消耗量超越其他各地

圖片來源:UNEP根據UNEP公布的《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物質流和資源生產力發展趨勢》(Recent trends in Material Flows and Resource Productiv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2013)指出,亞太地區物質消耗量超越其他各地,將繼續主導全球物質物流。該地區的貿易餘額顯示,按照目前的資源消耗速度,其資源將無法繼續支持該地區經濟的快速成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報告中說,亞太地區從1970到2008年,建築用礦產的消耗量增加了13.4倍,金屬礦石和工業礦物消耗量增加8.6倍,化石燃料增加5.4倍,生質能增加2.7倍。數據顯示,以這樣的消耗速度,該地區的物質需求將越來越依賴於進口,並且無法維持其經濟成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目前的消耗速率對環境也存在負面的影響。

報告還強調,亞太地區的物質密集度(每一美元GDP所消耗的物質)是一個地區必須高度關注的問題,因為這會提高環境壓力並超出該地區的快速成長水準。目前,亞太地區的物質密集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3倍。

UNEP亞太地區辦公室主任朴英雨(Young-woo Park)博士指出,每美元GDP需要越來越多的物質。這個結果沒有顯示出經濟成長與物質消耗和自然資源利用脫鉤的跡象。

朴英雨說明,資源效率需要迅速增長來抵消亞太地區的物質增長需求。這需要城市系統的運輸模式、能源生產和經濟結構的創新。

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幾乎全世界的國內物質消耗的增長都可以歸因於亞太地區。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目前的消耗水準足以改變全世界物質消耗的成長軌跡。

中、印物質消耗  約佔亞太7成5

1970年和2008年之間,國內物質消耗從62億噸增加至375億噸,年均增長率為4.8%。到2008年,中國和印度佔全球物質消耗的很大部分,中國佔亞太地區國內總物質消耗量的60%以上,印度超過14%。目前亞太地區人均物質消耗水準為世界平均水準的89%。

近年來,中國的物質消耗表現出強勁的成長趨勢。從2005年到2008年,人均物質消耗量增加了25%。與普遍認為中國是一個大規模出口國的看法相反,由於國內需求旺盛,中國已經加強了其原物料淨進口國的地位,特別是石油的部分。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方面已顯示出良好的進展,但最近進展速度已經放緩,並遠遠低於亞太地區和全球資源效率的平均水準。

印度整體物質消耗偏低。但1998至2008年間金屬礦石與工業礦產使用每年成長8.6%,顯示印度正進入加速轉型至工業化經濟的階段。自第一份亞太地區經濟和展望(REEO)報告發布以來,這些更新顯示另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從1970年到2004年,資源效率有顯著的提升與改進,然而,自2004年起進入了停滯期。

該報告顯示,亞太地區正在從以生質能源為基礎的經濟向以礦物質為基礎的經濟轉變。這表示人口最多的國家,如中國和印度,正在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經濟體轉型。生質能消耗從半數以上減少到該地區國內開採的25%,而建築材料同比增長51.4%。該報告指出,人口增長不是導致環境惡化的最重要因素,「經濟成長」與「物質密度」才是主因,需要由這兩方面著手以穩定開採壓力。

朴英雨說,調查報告的結論是:儘管各成員國為政策和策略發展不遺餘力,但是為了使目前的經濟成長模式朝向綠色成長轉變,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經濟轉型,亞太地區各國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該報告建議成立一個全球性的統一數據庫,以分享各國物質使用數據,如此可協助決策者和企業預測資源問題,並提供學術界可靠的數據以支持決策者與政策相關的科學。 

英國研究:提升物質效率外  還須減少物質使用總量

為因應全球性的開採壓力劇增現象,英國最近一討論會議發表「物質效率白皮書」與15篇研究報告,提醒在「提升物質效率」之餘,還得「減少物質使用總量」。研究提供物質效率概述,總結人們不能僅減少每單位輸出所用的物料,除設計更小的產品之外,更須減少物料使用總量。

研究顯示,效率成長帶來的效益,往往消耗量增加和「反彈效應」(節省A確導致B消耗更多所抵消;且多數生產程序的營運效率已趨近最佳值,物料處理進步空間有限。

研究指出,物質回收、物料替代、電力低碳化與碳捕存等4種業者常提出的溫室氣體減排方法,仍不足以達到減碳需求,還需要輕量設計、減少產出損失、轉移生產廢料用途、重複使用零件、壽命較長的產品與更密集使用,如以租賃替代販售的商業模式等物料效率措施。

研究也探討執行物質效率措施的困難,尤其針對訂定碳價,總結認為即使國際間同意高碳價,除非稅制翻修,業者仍可能優先考慮較低勞工成本更勝於物質生產效率,此問題有賴強力政治領導以創造具幸福感的高物質效率社會。

台灣地區:物質流分析資料庫建置

面對資源需求增加的趨勢,台灣地區也積極建立物質流分析資料庫。最先由國科會的永續發展資訊系統規劃及其執行計畫(III)資能源善用組專題研究計畫所建立。

依據2011年的研究成果報告〈能源相關產業永續物質管理議題研究-能源效率、排放密集度與投入產出生命週期評估(II)〉,物質分析架構的物質流帳目盤查,包括:能源、建築礦物、工業礦物、金屬、林產品與農產品等六大部門,並將各部門之國內生產、進出口量與國內汙染排放等統計資料,加以進行物質流分析。

根據目前的最新研究資料得知,台灣物質總需求主要以農林漁牧產品、建築物質、工業礦物、金屬和能源等五類資源進行盤查比較。研究結果顯示,2009年因經濟成長遲緩,物質需求量明顯下降,農林漁牧產品及建築物質從2002年至2011年間各年度的變化不大,工業礦物與金屬物質則每年都有小幅度的波動變化,能源物質需求於2009年隨經濟成長趨緩而下降,其餘年度大致呈現上升情形。整體來說,物質總需求在2002年至2011年間,除2009年外,其餘各年呈現上升趨勢

據台灣地區物質流分析資料庫建置結果顯示,在台灣地區2011年開採有196.87百萬公噸,以礦物礦產的開採佔最高;而在進口物質方面總共有203.74百萬公噸,並以化石燃料為最大宗;排放到環境的污染產出共285.66百萬公噸,其中空氣汙染中的溫室氣體佔了280.34百萬公噸,為排放到環境的污染產出最多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