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再生,生什麼?─ ─ 談生態友善農業(上) | 環境資訊中心

農村再生,生什麼?─ ─ 談生態友善農業(上)

2013年05月21日
作者:陳彥樺(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研究員)

在快速變遷的都市環境之外,老人、老屋、農田的農村氛圍予以人一種緩慢的流動感,農村似乎停滯在某個時間點。但對於曾經在農村成長過、生活過的人們,農村的變遷則有明顯的感受──農地減少、建物增加、樹林減少、水圳水泥化、天氣變熱、小時候玩水抓魚的地方無法再親近了、水裡只剩吳郭魚……。一點一滴細微的農村印象,如流沙般緩慢逝去。

犧牲農業成就經濟

小小的經濟發展齒輪緩慢地推動著農村地景變遷,在民國60年代後,台灣經濟快速變遷的帶動下,許多工廠及住宅進入農地,交通建設亦逐漸深入台灣農村,在農地開放自由買賣及都市、工業區快速擴張的數十年內,農村環境變遷明顯,農村的青壯年人口外移,日趨沒落。

好不容易,盼到民國99年農村再生條例通過及農業議題日受重視,農村的發展受到大眾注目,關心農村究竟會再生、發展到哪裡?農再計畫是農村居民期待改變的一大契機,因為好不容易可以將社區的大人們凝聚在一起,坐下來一起好好聽課、再次看見社區資源、討論社區價值、凝聚社區共識,實在是非常難得的機緣。

因為難得,更期待農村社區可以藉此機會,深入社區議題並探討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方向。但社區在這個凝聚共識、提出農再計畫的過程中,往往難以提出合適的生態計畫。因為社區對於地方生態課題或潛力的認知不夠,而生態計畫便易僅止於物種調查、生態池營造等,而無法提出在地需求或特色的生態計畫,較為可惜。

生態與農業 密不可分

其實,生態面向可以很廣!舉凡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如自然農耕、生態農法、食物安全、環境保育、復育、在地傳統生態智慧、環境教育、食物里程、綠色交通,幾乎都與社區生態環境的「保全」息息相關。而佔了農村大半面積的農地,可說是最易親近農村社區人文及生態環境特色的場域。

在日本,農業生態常以「保全」來談自然環境的維持,而非「保存」或「保護」。「保全」是指在人為利用的同時,使自然狀態也維持下來,如里山(Satoyama)保育所談的山林利用及農業生產地景,皆是在當地居民會利用自然資源的狀況下,保存下來的自然人文脈絡,立基於長久以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智慧。所以,生態保育方式不僅是稀有物種保育、隔離人們利用,在以農業為主的農村,更是創造出人在這個自然環境中工作、維繫生活,卻又可以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及生活態度!而友善農業生態便是筆者想談的部分。

現今農業生態普遍因施藥、施肥過量、翻耕砍伐頻繁、混凝土化、及灌溉水汙染等因素,導致棲地消失、生物多樣性相當低,而讓人忽略了農村生產環境原有的生態價值。近年來,在幾個水田生產及物種保育之間試著找到平衡的本土實際案例中,我們開始看見台灣農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價值,甚至重新發掘農村的生態文化底蘊。原來,生產兼顧生態是可以做很多事,而且農產產值及生態系服務價值是可並行提升!

※編按:農業生態的復甦,是否有一些參考的指標可提供給農民呢?有的,明日我們將為大家揭曉如何可以更友善的推動環境農法,並找回田間生態!敬請期待。(系列報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