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吃了一個巷衖裡的「原住民風味餐」。
滿滿的桌上,擺著以鹹豬肉、溪蝦溪魚、芋頭、樹豆、雞肉為素材的食物,我們很用力的吃,卻絲毫吃不出所謂「原住民風味」到底在哪裡,甚至,連一般熱炒店、夜市的石板烤肉,都可以很輕易的幹掉這裡任何一道菜。
老闆不斷的詢問:「你們有吃過樹豆嗎?你們那邊比較少啦!」「我們原住民的菜,你們吃的還習慣嗎?」
確實,這麼樣完全嗅不出「原住民風味」的風味餐,還真不習慣。而,對於出生地就以樹豆為名的自己而言,也從來沒吃過這麼沒有樹豆味的樹豆!連無湯不成餐的習慣,都在一舉匙即是滿口中藥味的「原住民風味」排骨湯後被迫中斷,更不要說每次上菜,竟然都要用手指「嘟」人而不是開口提醒那樣的不舒適......
那樣的不舒適,一直延伸到深夜,喔,說的不只是菜,說的是我們。
那到底什麼是「原住民風味」?或者,「原住民」又是什麼?
山蘇、樹豆確確實實是原住民的食材,正如血液裡確確實實留著原住民祖先的命脈一樣。可是料理方式改變、調味方式改變、用餐方式改變,甚至連名字都改變(捨Fata'an不用而「樹豆」),我看不懂標榜的「創新」何在?充其量不過就是失敗的模仿。
都說文化會隨著時間,像河流般不斷添附、或者流逝,可他總在流呀!!總在一個主脈下,隨著這個核心脈絡而賡續不停。曾經聽過「好的東西自然會留下來」這樣的說法。可,在認識有限的狀況下,孰者為好?是不是又回到一個「已經沒有文化可傳遞」的窘境呢?
於是,樹豆在「原住民風味」的餐盤上,說完「我是樹豆」後就無聲躺著;於是,很多人在喊出「我是原住民」(好一點的,或許穿上傳統服飾或者裝飾點綴的項鍊手環背包)後,就沈默不語。
文化呢?
「唉呀~都是過去的東西了,現在什麼時代!(喝)」
歷史呢?
「哇搭~就課本寫的那樣呀,不然就是日本人研究,反正沒有文字啦!(喝)」
部落呢?
「麥哪~大家都到城市去了,生活沒有辦法啦!(喝)」
土地呢?
「嗚嗚~不要講到這個,講這個我就傷心(邊哭邊喝)」
「沒有鹽巴的味道」原來不只是風味餐,「Awa'ay ko aci」指的,其實是人,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