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最溫柔的力量 | 環境資訊中心
搶救寂靜

傾聽,最溫柔的力量

2013年07月03日
作者:范欽慧

※編按:談到聲音與藝術創作,你的腦海或耳畔浮現的是怎樣的聲響?是交響樂?還是Rock & Roll?這是人工製造的聲音藝術,但當大自然聲響碰上了電子樂,又將產生什麼火花?繼上個月與小朋友共同探索校園裡的噪音、樂音後,本月搶救寂靜專欄則透過法國錄音師的創作,開拓了對台灣聲境的想像,而不同的創作型態,也讓作者對自己所追求的境界產生了進一步的思索,到底「寂靜」應該是什麼?精采內容,且看本日專欄。

對於創作者而言,往往藉由感官的顛覆,來展現另類的思惟與主張,讓觀者透過這些體驗,來觸動更多內在的靈性空間,進而豐富對生命的感受層次。當我走在北美館欣賞「帕克特」雜誌與藝術家共同合作的展覽,透過由190位藝術家,超過220以上的作品呈現時,彷彿看到全球當代藝術創作的集體縮影。

冷氣在展示間裡內流竄,大膽炙熱的影音波濤,在我內心洶湧起伏。對參觀者而言,藝術欣賞畢竟是極為私有的蒐藏,正如旅行的過程,所有的收穫都得跟自我經驗進行互動,並重新融合創造。

「聲」土不二  紀錄道地台灣味

我讓意識自由穿越,卻被其中一間的田野聲音所吸引,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混合感受,我不由自主的走入一個奇特的現場,很驚喜的發現,這裡居然是由Yannick、許雁婷與宛璇三人共同打造的創作空間,這個作品稱作:《聲土不二─嘉義聲音再生計劃》,是他們花了12月的時間,採集了嘉義縣18個鄉鎮的各種聲音,希望透過聽覺,傳達超越視覺更豐富的想像,讓這些田野素材有更多元藝術的詮釋。

聲土不二,在北美館展覽會場。圖片提供:澎葉生。

很巧的是,我的廣播節目中有一個「聲音紀錄片」單元,雖然我有二十年拍攝紀錄片的工作經驗,然而,單純透過的聲音來展現紀錄片內涵,對我來說更具挑戰,因為那是一種全然不同的說故事方式,也因此Yannick的創作令我好奇。

正如這個作品所揭示的主題:「聲土不二」,其實是出自「身土不二」一詞,本為南宋僧語,後來在日本食養運動被定義為,「人應當多進食身處的土地所生產的食物」,近來也被詮釋成一種在地精神的表徵。而Yannick所關注的,正是台灣道道地地的環境聲音,包括自然或是人文的層面,有些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背景,有些是被我們忽略的細節,不論是傳統樂器的演奏、市集商賈的叫賣、或是自然野地的天籟,它們都被藝術家忠實記錄,並發展成一個嶄新的立體作品。

嘈雜又多元的台灣聲境

澎葉生與蔡宛璇夫妻合影。圖片提供:范欽慧Yannick是一位法國人,就跟我認識的許多錄音師一樣,有一種沈靜溫柔的特質,他的中文名字「澎葉生」,其實蘊藏了很多不同的含意。其中的「澎」,包括了太太蔡宛璇是「澎湖」出生的女孩,也意謂了無論是澎湃巨浪或是輕擲落葉都是他關注的聲響。總之,Yannick是一位善於聆聽的藝術家。他不僅在藝術學院擔任老師,同時也在電台製作節目,在他耳裡,所有的聲音都可以成為鮮明活潑的創作元素。

比較起台灣對於聲音的忽視,歐洲人對聲音的賞析與辨識顯得更加多元與包容。聲音本身可以化約成簡單的符號,藉由這樣的媒介穿透時空,不論是大地遺留的跫音,或是荒野中的一聲喟嘆,都可以為時代做見證,激起無數感動的火花。重點是,那樣的聲音書寫,需要有鑑賞力的舞台,需要有高品味的閱聽大眾。

Yannick說剛開始他在台灣錄音時,發現一個地方居然同時可錄到五、六種青蛙的叫聲,甚至還有一些無法辨識的昆蟲聲音,讓他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他的南法家鄉,一個夏天頂多聽到一種青蛙的叫聲,而且所有的生物幾乎都已經被透徹研究,他很難想像光是自然界的聲音,還足以發現這片土地所存在許多未知的謎團。

「那根本就是一首結構複雜的交響曲。」Yannick跟我描述他在田野錄青蛙和鳴時的感受。當然,比較起生物的多樣性,如果法布爾是生活在台灣,他的昆蟲記恐怕可以做出超過十倍的份量。而Yannick從2004年開始記錄台灣土地的聲音,從一個法國人的角度來看,台灣的確是一個非常吵雜的地方,隨時隨地都散播各種不同的聲音,無論是鄉間或是城市,那樣多層次的聽覺經歷,是他從未有過的體驗。

莫氏樹蛙X電音  另類暴力美學

Yannick在野地錄製樹蛙聲音。圖片提供:澎葉生或許因為陌生,這些聲境所帶來的靈感與衝擊,可以讓他毫無禁忌與限制的發揮創意,把這一切都當作某種音符來運用,在他的「蛙界蒙薰」的聲音個展中,他可以把莫氏樹蛙與電子合成的音樂混搭成一首跨界的曲目。在他的理念中,如果躲不過噪音對環境的干擾,就用不同的方式來重新組合。於是工業化所帶來的扭曲音律,疊合著莫氏樹蛙連串的呱鳴,像是電影中的「暴力美學」,有一種讓人驚悚的遊戲氛圍,讓人不得不抽離這些聲音所帶來的感官語彙,去重新聆聽一段被虛擬的真實情境。

Yannick對自然聲境的記錄,並非出自於對生物的喜愛,而是一種對音律的著迷。比較起他所追求的藝術形式,我反而多了一些鄉愁式的懷舊執著,然而從小我是在都會成長,就聽覺記憶來說,自然天籟相伴的情境只是蜻蜓點水的片段記憶,但是車馬喧囂的城市氛圍也非我習慣的背景。我之所以熱愛自然音樂,應該是從我開始認真賞鳥為起點,決定拿起指向性麥克風為濫觴,終究只是一個學問的探究,在聲音的殿堂當中,我所期待的是一種考古式的聲音追尋,也就是回到那一切喧囂來臨之前,一種對原始美好情境的思念,我期待能保有那本然的空間。

追尋,寂靜的真義

只是,那樣的寂靜,是不是一種意念中的想像?我究竟能在聲音記錄的場域中,找到什麼樣轉折的線索,我證明這些轉變,要為了喚起什麼樣失落的記憶?我想起之前看的一部電影:「里斯本的故事」。主角是一位電影的音效師,這是我少見用聲音的角度進行思索的作品。片中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不斷引用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的詩句,作為創作意念的表達,他提到藝術家就是創作一系列思考的過程,而我們唯一能憑藉的只是記憶.而這些記憶可能只是一種幻境,無法呈現「真實」。而人唯有透過聆聽以及摒棄視覺,才能真正「看見」( I listen without looking and so see. From “The Book of Disquiet”)。

然而,我所要掌握的寂靜,絕非思想上的辨證,而是一種對自我的省思,一種審度環境的感官開啟。我相信人類對環境的壓迫,促使這樣的節奏被迫退席。我相信有一些聲音,是一種能伴隨著演化而來的旋律,能促成我們內心世界達成共鳴的神祕鎖鑰,至少,我相信透過學習傾聽寂靜的過程,將會帶來溫柔卻又堅定的力量。而活在複雜聲音世界的我們,有足夠的機會來鍛鍊這份能力。

我決定從這個方向來尋找答案,我知道那樣的聲音,不只存在於大山大水之間,還有我們腦海中滴滴涓流的幽微脈動,而那樣的聲息互動,將不再只是被遺忘的傳奇,而是建構起自然萬物彼此相依的重要連結。比如說,科學家發現,有一種「粉紅噪音」,居然可以提升人的專注力,甚至讓人安眠,所謂的「粉紅噪音」,指的是一種類似大自然中微風輕拂的聲音情境,而今天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音樂治療,來幫助身心靈的修復,這一切究竟透露了什麼樣的訊息….這段旋律才剛啟奏,我得好好的聆聽下去。

※ 不需眼見,只要用心傾聽:嗨,莫氏樹蛙,你在說什麼?

莫氏樹蛙之聲,錄製者:范欽慧(podcast from myaudiocast

莫氏樹蛙是台灣特有種,廣泛分布於中低海拔的樹林或果園等地,平常住在樹上,繁殖期才會到水邊活動。牠有一雙橘紅色的眼睛,翠綠色的皮膚會隨著環境而改變深淺,但背部會長有一些白或黃斑,體側也有黑斑,成蛙約4~5.5公分。其叫聲響亮,如同火雞叫般的一長串「呱-阿,呱阿阿阿」。棲地容易因人類開墾,而受到破壞,目前列於二級保育類。點此看更多莫氏樹蛙介紹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