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價值的商業戰爭:《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一場關於價值的商業戰爭:《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

2013年08月04日
作者:徐文彥(生態綠創辦人、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理事長)

在生態綠創辦之初,我們用了一個很特別的行銷方式來介紹公平貿易,讓客人在生態綠點一杯咖啡時是自己決定支付的價格,生態綠並沒有給一杯咖啡的訂價。當初之所以想以這樣的方式來經營,主要是因為公平貿易初次進到台灣市場,我們並不想讓消費者直覺性的去進行價格上的比較,而忽略了消費主義下我們逐漸喪失的價值。

沒有訂價的經營模式,讓初次進來消費的朋友驚慌失措,在不知道該如何支付合理價格的時候,我們正好可以進行機會教育:「不訂價是希望消費者思考價格與價值的關係,在商品化的世界裡,人們已經習慣了每樣物品都有價格,於是消費者習慣比價殺價、商家進行削價競爭,只有價格沒有價值的消費模式,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農民跟土地就開始倒楣了,最終可能還是消費者自己受害。」

四年前我們舉辦第一屆「公平貿易影展」,其中放映一片「沃爾瑪-低價的代價」,該片揭露了沃爾瑪超市(Wal-Mart)席捲美國、沃爾頓(Walton)家族成為出全球富豪的過程。沃爾瑪以廉價商品來吸引購買的民眾,這種大型、便利、什麼都有、天天在促銷的超市,是富裕與現代化的象徵,是前蘇聯領導人葉爾欽在自傳裡提到的資本主義震撼。

可是這些低價商品的背後,是利用亞洲的血汗工廠為其代工,以及犧牲沃爾瑪超市員工的勞動條件為代價,甚至沃爾瑪的人資部門還協助員工申請聯邦政府的低收入津貼,利用政府津貼來彌補勞工過低的薪資。

他們每到一個城鎮,起初小鎮居民莫不歡欣迎接這能滿足人們購物慾望的超市,麵包店的老闆去沃爾瑪為自己的車子換廉價輪胎、雜貨店老闆進去買廉價的麵包、汽車保養廠的老闆進去買廉價的日用品,最終無論是麵包店、雜貨店、保養廠通通都關門了,然後這些小老闆們全部成為沃爾瑪的員工,變成低薪無保障的沃爾瑪員工。

台灣沒有沃爾瑪,所以上述的故事離我們很遙遠嗎?

從20年前開始,明亮燈光、整齊的貨架、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商店出現在台灣,剛開始有些人覺得便利商店既沒有柑仔店的人情味而且售價還比較貴,隨著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鄰里關係越來越淡薄,再加上工作時間的彈性,24小時的便利很快的侵入每個人的消費生活。

排列整齊的零食、飲料、生活用品打垮了柑仔店,代收代付節省了我們跑銀行、郵局的時間,飯糰、便當加上飲料的組合優惠,是許多上班族一日三餐最便利的選擇。我們在便利商店買咖啡看不到專業的吧台手、買便當看不到揮汗如雨的廚師,看似衛生的現代化包裝商品,卻老是引爆食品安全的炸彈。

雜貨店、文具店、自助餐店一個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無所不在的便利商店,他們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但時薪只是基本工資的水準,還需要24小時輪班且全年無休。

在工資低迷與忙碌的生活中,便利商店所提供的快速與廉價商品,各式優惠的組合創造了銅板經濟的奇蹟。只需要幾個銅板的代價,我們不只得到味蕾的滿足、甜食的愉悅,另外集點所換來的贈品還可在平凡生活中帶來小確幸的欣喜。

只是當我們面對食品工業不斷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時,從三聚氫胺、塑化劑、毒澱粉事件,消費者權益豈能停留在價格的層次,又或者說,如果我們只看價格而不思考低價背後隱藏的成本,只是被動的依賴食品檢驗的技術或法律的保障,那豈不是讓自己一直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一次次的踢爆,代表我們越來越安全,還是證明我們其實身處在以謊言堆積的商品世界裡?

某次在大學裡演講,結束後有個同學舉手問,老師您說得很好,可是公平貿易商品比較貴阿?我見他正好桌上有瓶知名品牌的燕麥奶。我說,你那瓶燕麥奶35元,如果我用有機燕麥加上台灣本土知名的牧場鮮乳,製作一瓶同樣容量的燕麥奶大概需要多少錢?那位同學答,可能要70元以上。我當場在黑板上算了一下,其實也不過35元左右。更何況同學手上那瓶燕麥奶,只是用少許奶粉泡製成稀薄的牛奶,加上些許燕麥調製,然後用結藍膠、乳化劑與鹿角菜膠來增稠,最後再加上容易造成肥胖、以基因改造玉米製成的高果糖玉米糖漿。

所以,花同樣的錢,哪種比較划算?同樣道理,買一斤3000元的正港台灣茶,泡一大杯只需要30塊錢,不用擔心茶精的問題,還可以振興台茶產業;買公平貿易咖啡豆,一杯不到20元,還可以減少貧窮人口與保護生態環境。只看到眼前的價格卻忽略掉真實的成本,正是銅板經濟塑造的假象。

銅板經濟奠基在廉價的勞動成本與廉價的食材上,以價格為糖衣將血汗包裝成福利,就算消費者知道它潛在的風險,卻還是抵不住廉價與便利的誘惑。支撐銅板經濟的往往是收入不高的受薪階級,於是窮人依賴窮人生產的商品,更加鞏固了這種剝削他人的商業模式。廉價像種毒品,建構了一個人吃人的市場,又讓人無法自拔。

我十年前在英國唸書時,公平貿易商品在本書作者藍姆女士的帶領下,才正開始向大眾通路邁進,當時學校合作社所販售的公平貿易咖啡比一般商業咖啡大概貴了一英鎊(50元新台幣)。兩年前重回英國,已經有多種公平貿易品牌在通路販售。比較了價格,大概只比一般咖啡貴20便士(10元新台幣)。在消費者的支持下,公平貿易商品因為有規模經濟,價格降低了許多。除此之外,公平貿易商品從大眾熟知的咖啡、巧克力、茶葉,發展到上千種商品,包括餅乾、衣服、葡萄酒、黃金、花卉、甚至可樂。

透過公平貿易,農民合作社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工廠、興建自己的學校、搭一座便橋來改善交通、減少農藥來保護自己的健康、在田間發展糧食作物來降低對進口糧食的依賴;而消費者可以在一個透明、可責的商業體系裡安心的消費。公平貿易已經不只是一種援助農民的慈善活動,也不只是一種不會讓自己感到罪惡的消費方式,它更代表著我們對當前的商業體系的不滿,而且過去十年公平貿易組織證明了建立一種合理的商業模式是可能的,「讓剝削遠離,讓幸福靠近」不是一個夢想,公平貿易標籤正連結著生產者與消費者一同改造這個世界。

Will you join our crusade?

※ 本文轉載自「生態綠部落格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

Fighting the Banana Wars and other Fairtrade Battles

  • 作者:哈里特.蘭姆Harriet Lamb
  • 譯者:林至涵、余宛如
  • 出版社:南方家園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