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獾疫情啟示錄】推動保育醫學 有助控制生態環境中疾病傳播 | 環境資訊中心

【鼬獾疫情啟示錄】推動保育醫學 有助控制生態環境中疾病傳播

2013年08月20日
作者:陳貞志(屏東科技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 近日來在台灣中南部所爆發的鼬獾感染狂犬病病毒疫情,讓社會大眾人心惶惶。這個在台灣消失了超過50年的致命病毒,為何會再度爆發?這個疾病的爆發是偶然嗎?又或是其中有著固定的發生模式?我們忽視野生動物已久,早忘了牠們的健康會影響我們?我們能從中得到教訓並且在未來防範於未然?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一探究竟。(原訂本週刊出的【社頂部落】下篇將延至下週刊出,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人畜共通傳染病 歸咎於人類

1950年代疫苗及抗生素的發明,奠定了醫學快速發展的基礎,當時許多科學家相信人類傳染病在醫學發展下,很快都會得到控制,但事與願違,在科技及醫藥技術高度發展的今日,傳染病在全世界仍然是導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人類還是不斷的受到新舊疾病的侵擾,甚至有越加嚴重的趨勢。近年來發生的許多新興傳染性疾病如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漢他病毒(Hantavirus)、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立百病毒(Nipah virus)、猴痘(monkey pox)、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及SARS等病原,都是由野生動物傳播至人類社會。

在可感染人類的一千四百多種病原中,約61%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從1940年到2004年間的新興傳染病爆發案例中可以發現其中人畜共通傳染病佔了約60%,而這些人畜共通新興傳染病的發生事件中更有超過70%是由接觸野生動物所導致。

再者,許多的因素包含氣候變遷、棲地破壞、抗生素濫用、病原的變異、動物走私及國際交通都是導致增加人畜共通新興傳染病發生的原因,而這些因素,主要還是歸咎於人類的活動改變了環境及氣候並且增加了與這些我們素昧平生的病原接觸的機會。因此傳統的疾病控制方法顯然不足以應付未來的疾病威脅,尤其是因為環境變化後所改變的疾病發生模式及可能帶來的巨大衝擊。

生物多樣性降低導致疾病發生率增加

看過全境擴散(英文片名:Contagion)這部電影嗎?電影片尾是伐木機與推土機在森林裡伐木,並大伺破壞自然棲地,一群蝙蝠受到驚擾後,離開原始棲地並來到人類的居住環境,結果帶來許多人類從沒遇過的疾病病原,這些病原與它的宿主原本躲在森林深處,從來沒有與家畜動物或人類有過任何的接觸,如今,它被帶離了原始森林裡,遇到了族群密度極高,新的可能宿主像人或家畜動物,並造成了無法想像的感染與死亡。

食果蝙蝠是生態環境中不可或缺的授粉及種子傳播物種,但卻也是許多病毒的帶原宿主,因此維持良好的棲地環境才是維持生態平衡及預防新興疾病發生的良好對策(陳貞志提供)

這並不是電影杜撰出來的情節,而是真實上演在澳洲、馬來西亞及世界上許多地區的故事,這些病毒的原始宿主──食果蝙蝠離開原始棲息環境至人類活動區域而造成傳染並且導致人類及家畜動物的死亡。近幾年來更有許多的研究都已證實,因為棲地破壞跟生物多樣性消失導致的許多惡性傳染病從野生動物族群裡傳到人類社會中或增加疾病的發生率。除此之外,氣候變遷下的氣候條件也可能對社會大眾造成種種的健康威脅,尤其是增加病媒(如蚊子)及老鼠所媒介的疾病。

可以預見的是在環境快速變遷的影響下,未來將有更多及更頻繁的疾病傳播在人類社會或不同的地區間,過去認為傳染性疾病將受到良好控制的想法仍未實現,相反的,在人為影響之下,我們創造了更多利於疾病發生及傳播的環境,尤其是人畜共通傳染病。

看看我們周邊的國家都是狂犬病疫區,再想想上述有利於疾病爆發或傳播的狀況,或許我們就不會對這次鼬獾狂犬病疫情的爆發感到那麼訝異,幸運的是我們在狂犬病還沒有大規模發生在其他物種及人類族群裡之前,發現了狂犬病存在於台灣的事實,否則我們將自己置於一個危險的狀態下而不自知。但是在未來可以預期的是,將會有更多的已知或未知的病原經由野生動物宿主來影響人類健康。

了解保育醫學 預防疾病傳播 

為避免這些病原對人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傷害,唯有致力於了解野生動物所攜帶的病原及影響這些病原分布的環境因素才能確保人類及環境的健康,而這也是保育醫學的目標及研究領域,尤其在了解環境、野生動物與疾病之間的相互關係上,因為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才能讓疾病的發生及傳播得到控制。

保育醫學綜合許多科學領域之知識並致力於了解生態環境與健康之關係。其中包含人類健康、生態系健康及動物健康等領域,而這些領域又常與其他環境因子如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環境破壞及疾病傳播等因子互相影響。(陳貞志整理)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保育醫學倡議不同科學領域之間的互相合作及交流,並致力於野生動物的疾病監測,但不管是在台灣或是世界其他區域,這個目標仍需要許多的努力。近年來保育醫學這個領域在世界各國受到高度重視並且快速發展,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更要求其會員國提出針對野生動物疾病監控及研究的目標及工作狀況。

野生動物疾病的監控及調查工作是防範野生動物傳播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基礎工作,為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許多不同領域包含公共衛生、野生動物生態及野生動物流行病學的專家學者共同攜手合作。(陳貞志提供)

疾病的監控主要目的是先充分了解什麼是「正常」狀態,之後當發現「異常」的疾病發生或分布時,我們才有足夠的資訊及能力來面對異常狀況,但這也是在保育醫學及野生動物疾病研究仍顯缺乏的地方,期望在未來能透過長期的資料收集,可以更了解我們的生態系以及它如何影響健康。

在各方的努力之下,保育醫學的概念很快的發展到所謂「一體健康」(One World One Health),強調全世界不管是人類、動物或環境健康都是一體,無法分割,當一個環節產生問題時,也會影響其他的部份。在這之前,或許學習如何尊重生態並維持它的平衡與穩定,才是保護我們自已的一個最好方法,也是人類社會該學習的重要課題。在新聞熱度消退之後,狂犬病仍然會在台灣的偏遠山區肆虐並威脅著民眾及野生動物族群,無可置疑的在未來還會有其他的危險病原出現,民眾、研究人員及政府需要更了解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在疾病傳播中所佔的角色,才能針對疾病進行預防與控制以防範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