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經2003年、2004年、2005年發布前一年度指標趨勢,先後共計3次,今(2006)年6月5日為第4年發佈。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分為「環境污染」、「生態資源」、「經濟壓力」、「社會壓力」、「制度回應」及「都市發展」等6大領域42項條目,整體而言,2005年的指標,在環境、社會、制度、都市發展總指標趨勢均較前一年略佳,而經濟總指標近乎持平,生態總指標則較差。
由於國際公約於國內落實程度,及都市主要河段親水性未完成計算機制,因此今年僅發佈了40項指標值;而每戶家庭擁有電腦的比率、都市平均每人所得2項,必須等待8月中旬完成統計,因此研用前一年資料。
2005年台灣永續發展綜合指標說明:
(一)環境污染領域
1988年至2005年指標值即呈現小於100的微幅上下震盪趨勢,環境品質整體評估就長期而言,未見明顯改善。環境品質指標2005年綜合指數值為98.41稍微高於2004年綜合指數值98.13,略微趨向永續,但仍待觀察。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自1988年開始評估以來,指標值呈現年年增加的趨勢(圖1),顯示台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沒有獲得有效控制。
二氧化碳為全球暖化的重要因子,為國際公約管制排放總量的氣體,關係國家產業結構與發展甚巨。根據統計,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為發電,約佔50%以上,製造業約28%,運輸約佔17%。因此,二氧化碳的減量以能源政策配合最為重要。在產業配合方面,經濟部於2006年成立產業溫室氣體減量推動辦公室,轄下機關機構均納入推動規劃,並與6大工業簽訂資源減量協議,進行製程的管控,行政院環保署也和半導體、光電業者簽訂資源減量備忘錄等,落實減量措施。期待進行中的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等完成立法後,可以更進一步發揮改善與管理機制。
圖1 二氧化碳年排放總量及人均排放量
資料來源: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環保署空保處
(二)生態資源領域
生態資源綜合指數從1996年以後即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較受國人關注的環境課題,如:生態敏感地指標值,因保護區成立而有所改善;未受損失森林面積比指標變化並不顯著,但森林總面積和未受損失森林面積均有增加,與原指標相較,朝向永續方向。非自然資源生產地面積比則呈逐年微幅增加趨勢,趨向不永續。有效水資源雖因離槽水庫與清淤等作業而有波動,但仍趨向不永續。
其中,天然海岸比率、耕地面積比二項指標值,近十餘年來都呈現下降趨勢。天然海岸環境孕育不同海域生態資源,關係生態環境甚巨,天然海岸線降低趨勢,呈現沿海與近海生態環境品質的破壞程度,雖然近年內政部陸續推出「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及「海岸復育及景觀改善示範計畫」;然而,2005年天然海岸線長度的比例仍在下降中(圖2),相關單位應徹底檢討原因,並積極改善,以避免目前僅存約50%的天然海岸繼續流失。
圖2 天然海岸比例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統計資訊服務網之「公務統計報表」現有禦潮(海堤)設施年報
農業用地的使用具有不可逆性的特質,在維繫國家糧食安全度上也有其必要性,為維護農業發展基本需要,必須維持適量農地。台灣耕地總面積自1988年開始逐年減少,至2005年已減少6萬多公頃。由於各項產業發展與建設也須使用相當土地,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平衡農業部門與農業以外產業對土地之需求,乃當前國土規劃的重要課題。
整體而言,生態資源綜合指標於2001年至2004年曾經維持穩定,至2005年明顯下降,2005年綜合指數97.49,低於2004年98.57,呈現背離永續的趨勢。
(三)社會壓力領域
社會永續綜合指數值,自1988年至2002年均呈現下降、背離永續的趨勢,2003年以後逐漸改善,社會壓力綜合指數由2004年的93.12增加至2005年的93.42,趨向永續。比較2005年與2004年,在個別指標方面,每人每日垃圾量,因為資源回收措施的實施,使得每人每日垃圾量顯著下降。失業率的改善也相當顯著,反應國民健康的癌症死亡分率有微幅改善趨勢,台灣檳榔種值面積有改善趨勢,傳染病感染率維持不變,而公害陳情案件則有攀升的趨勢。
其中,癌症死亡分率不斷提高,代表國人的健康堪憂。癌症致病原因複雜,飲食不健康、生活環境的惡化與生活壓力均為重要原因,為呈現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1993年癌症死亡分率達到20%之上,2000年起則開始攀升至25%之上,2004年更達到歷年新高27.20%,2005年遂稍微下降至26.79%,但癌症多年來均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不良的生活習慣更是導致人們致癌的主因,表示環境與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的永續度降低。
(四)經濟壓力領域
經濟永續綜合指數值自1988年的100上升至2004年的105.70,代表台灣經濟對環境的壓力下降,整體呈現邁向永續的趨勢,但比較2004年的105.70與2005年的105.69,差距極微(圖3)。
農藥之毒性與使用後殘留對於環境生態與人體健康影響重大,台灣農藥使用量由1988年每千元的農產產值使用0.049公斤農藥,至2002年每千元的農業產值使用0.062公斤農藥,呈現緩慢波動的微幅上升趨勢;到2005年的農藥使用量佔農業產值的比率達0.089,相較於農產產值逐漸下降,顯示農藥使用量偏高。未來除加強農藥的安全管理外,更應積極請農政單位研議減少農藥使用策略,進行技術輔導,以減緩對環境永續負面影響。
資源耗用型產業佔製造業生產價值比率變化極微。資源耗用型產業係採世界銀行定義,涵括造紙、印刷、化學材料、化學製品、石油與煤製品、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為大量耗能及耗水,製程並產生大量空氣污染、水污染及有害廢棄物等。資源耗用型產業產值佔製造業產值比率,由1988年的26.72%至1998年的30.11%,10年間大致呈現上升趨勢,雖然1999年及2000年曾掉至28.48%,旋即在2001年上升至30.84%,2002年後幾年持續呈現緩慢下降趨勢,截至2005年降至29.83%,顯示近年來台灣資源耗用型產業已有下降趨勢,但未來仍應持續引進新技術,生產高附加價值,訂定產業結構改變與轉型策略與機制,方能有助於永續發展。
另外,國內平均每人水泥生產量有微幅增加趨勢;製造業用水的使用效率顯著下降,持續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能源使用密集度呈現微幅下降;製造業勞動生產力逐年提升,加上科技的發展使得電腦使用越來越普及,朝向永續發展。
(五)制度回應領域
綜觀制度回應領域的8項指標,就2005年的制度回應指標來看(圖4),由政府主動提供資源(例如環保生態預算)減少,而協助推動我國邁向永續發展的工作(例如財稅措施)顯著上升。政策落實方面(如污水下水道處理率)近3年皆以約2-3%持續上升,顯現施政單位的持續作為。民間落實永續發展理念方面(例如環保標章的適用量)明顯持續成長,惟民間參與生活環境改造計畫長期成長趨勢至2005年減緩。制訂禁用或嚴格限用的化學品數量,在維持5年固定列管數量後,2005年首度增列3種列管化學品,由整體趨勢圖來看,趨向永續。整體而言,由回應指標可以看出,政府近年來在政策層面落實永續發展的努力。
(六)都市永續發展領域
就整體趨勢而言,都市發展長期趨勢邁向永續,以2005年的數值與前幾年數值比較,有微幅增加,惟趨勢趨緩。在個別指標方面,都市小客車持有率、都會區每年空氣嚴重污染比率持續增加,對都市永續發展較為不利,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也微減。除此之外,其餘指標皆呈現永續趨勢,包括都市平均每人所得、大眾運輸乘客人次、都市化面積擴張率、都會區每年空氣嚴重污染比率等指標的長期趨勢都邁向永續。都會區主要河段中度以上污染長度比則呈現震盪變化,平均而言有改善的趨勢。
台北、台中、高雄,台灣三大都會區空氣污染嚴重比例,整體而言自1988年至1991年所佔的比例較高,之後即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至2004年下降至3.31﹪,2005年略為上升至5.26﹪。值得注意的是,1988年至2001年期間,台北都會區的嚴重污染比例高於台中都會區,而2002至2005年台北都會區的比例卻低於台中都會區,原因可能與台北都會區捷運建設,推動搭乘大眾運輸策略有關。至2004、2005年,台北、台中及高雄都會區的空氣品質都有不錯的表現,但依都會區每年空氣嚴重污染比率變化圖近3年之曲線趨勢分析,台北及台中未來空氣污染比率似有持續微幅上升之可能,宜密切監控(圖5)。
圖5 都會區每年空氣嚴重污染比率變化圖
資料來源:各測站之監測資料根據環保署環境資料庫網站,指標資料由本研究進行統計與分析。
綜合評析2005年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現況:
- 環境、社會、制度、都市發展總指標趨勢均較2004年略佳,經濟總指標近乎持平,生態總指標較2004年差。
- 改善的指標共計24項,較2004年減少1項。惡化之指標共計14項,較2004年增加1項。持平的指標項,較2004年增加2項。
- 制度回應面整體表現穩定提升,顯示政府在政策層面落實永續發展的努力及決心。
- 生態環境現況面整體趨勢並不永續,須長時期的耕耘方能顯現效果。目前諸多指標已納入政府政策中,如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即以維持天然海岸海岸比例為其政策目標,同時政府也通過數項相關法案如:國土復育條例等以落實改善。
- 二氧化碳排放量、耕地總面積比、癌症死亡分率、資源耗用型產業生產價值占製造業生產價值比率、都會區小客車持有率等指標歷年來呈現較大幅度惡化的趨勢,政府與民眾均應正視這些相關的議題。
※ 欲詳閱2005台灣永續發展指標,請至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網站
※ 本文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