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農村污水保水源 浙江臨海興建首批人工濕地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治農村污水保水源 浙江臨海興建首批人工濕地

2006年06月08日
摘錄自6月7日人民網浙江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人工濕地治污是一種被譽為用大自然的力量治污的新途徑。位於浙江省臨海市第二大「水缸」――牛頭山水庫源頭的臨海小芝鎮,眼下正引進這種方法,在臨海市興建首批人工濕地。

日前,記者來到小芝鎮杏中村採訪時,投資30多萬元、占地只有350平方米的人工濕地已經舖上最後一層泥土。村支書蔡計亮說:別看這小小的350平方米的濕地,它每天可以處理污水300噸。實際上,人口上千的杏中村,每天的用水量一般只有20噸到30噸,而一天中能產生的污水最多也不會超過50噸。小芝鎮正在構築天然氧吧和生態綠谷,這三個村開展的人工濕地建設是其中的具體措施之一,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