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3日
本報2013年9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近20年來,開發中國家的災難損失總計達到8620億美元(明顯低估)。這段期間內,國際社會只投注了135億美元在「降低災難風險(Disaster Risk Reduction,DRR)」,等於每100元的發展援助金中,只有4角是用在降低災難風險。
世界銀行海外發展研究所和全球減災及災後重建機構20日發表報告,檢視國際機構至今的相關記錄,探討DRR的融資狀況,並檢討過去國際社會的付出是否平等及足夠。此報告更期許未來的國際社會能更理性投資減災,將資金投注於適當的目標。
目前有許多相關政策探討皆聚焦於2015年,因此此時正是讓DRR成為國家發展和減少貧窮之基本要素的絕佳時機。
20年間的國際減災融資趨勢顯示:
- 融資狀況波動甚大,直到近年才相對穩定。
- 雖然DDR融資高達135億美元,卻只是援助總額的零頭。
- 資金集中於少數中收入國家。前10名資金接受國共獲得80億美元,剩下的144國總共只獲得56億元。
- 許多高風險國家獲得的DDR融資遠少於緊急援助融資;前20名緊急援助融資接收國中,有17國的DDR融資僅佔災難相關援助融資的4%。
此外,整體來說,國際提供融資的優先順序並不符合接受國的需求。
- 死亡風險水平和融資金額雖有部分相關,但僅限於高風險水平。
- 人均融資不平等。厄瓜多是人均融資第二高的國家,是阿富汗的19倍、哥斯大黎加的100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600倍。
- 經濟有風險的國家,融資金額較高;主要人口有風險的國家,融資金額卻往往較少。
- 受乾旱影響的國家獲得的融資相當少。尼日、厄利垂亞、辛巴威、肯亞和馬拉威共有1億500萬人民受乾旱之苦,但這些國家獲得的DRR融資總計僅1億1650萬,等於宏都拉斯一國所獲得的DRR融資。
- 融資未考慮國家能力和財務狀況。23個低收入國家,每國20年間僅獲得低於1千萬的DRR融資。但這些國家收到56億的急難援助,等於每16萬元中,DRR融資僅佔1元。
其中亦有些正面的融資趨勢,包括近年的融資漸趨穩定;較少高額基礎建設融資;中收入國家的融資金額漸減;氣候適應相關的DRR融資額漸增等。
然而前述問題仍值得注意,尤其當傳統資金來源壓力漸增,許多撒哈拉沙漠以南低收入非洲國家常受乾旱影響,獲得的DRR融資金額卻非常少。
總而言之,國際社會必須將援助融資用在刀口上,關心國際融資所扮演的角色、資金結構和是否有其他資金來源可利用。最重要的是提高融資的效率,援助並非金額越高越好,而是必須更佳地整合和妥善協調,並且放在對的目標。
【參考資料】
- IPS(2013年9月18日),OP-ED: Financing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Needs Urgent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