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農遇見農夫市集──英國的成功案例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當小農遇見農夫市集──英國的成功案例

2014年02月17日
作者:陳映蓉

農夫市集的運作,是否真能對環境產生好的影響?筆者於英國鄉村地區研究一戶參與農夫市集10年的小農,藉由參與式訪談深入了解,農夫市集是如何幫助這戶農家獲得經濟上的改善,讓農夫願意持續投入農夫市集,並在這10年間直接或間接的對環境產生好的影響。

科切斯特農夫市集(Colchester farmers’ market)一隅。陳映蓉攝

英國農夫市集的起始

1994年英國提姆·郎(Tim Lang)提出了「食物里程(Food miles)」這個概念之後,1997年英國第一個農夫市集以「地區型減緩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計畫」之名,在巴斯開幕。往後的10年,農夫市集在英國遍地開花,數量迅速增長並達到飽和,數量最多時全英國曾有上千個農夫市集,目前穩定在700個左右。這些農夫市集除了私人經營之外,大部分是由社區團體自行籌劃經營,亦有農友自行合作試辦。

英國農夫市集的特色

英國農夫市集的特色是,規模小、同性質商品重複性不高。以筆者所調查的兩間農夫市集為例,市集負責人皆嚴格限制商品的重複性,除了保障生產者外,亦提高市集的商品多樣性,吸引顧客。而筆者所研究的小農,是這兩間農夫市集唯一的菜農,市集對生產者的保障,也成了他們種植方式轉型的重要原因。

小農如何轉型?

位在艾塞克斯郡北部的一戶小農,家裡3位成員共同經營10英畝地(約4甲地)。目前主要的經濟來源來自農場附近20英哩內的6個農夫市集以及自家農場前的農場商店(farm shop)。主要耕種作物為蔬菜類,另有花卉、水果與放養雞蛋,所種植的蔬菜種類年平均約50種。農場並非有機種植,但只在必要時使用少量除草劑,並幾乎不使用農藥。但這樣的產銷模式一開始並非如此。

農場內果樹下的放養蛋雞。陳映蓉攝

在接觸農夫市集前,種植的蔬菜種類一年不超過5種,工業化生產單一蔬果交由合作的菜商以大卡車每日配送至倫敦大型市集──柯芬園(Covent Garden)販售。而促使他們轉型的重要因素,就是收益不符成本:包裝、運送、人力、攤位租金的成本,加上倫敦到市集買菜的文化逐漸沒落,收益越來越差的情況下,才停止運送至倫敦販賣,轉作在地販售,並於2003年開始嘗試於農夫市集販售。

透過訪談了解,對小農而言,收入是決定性的因素,環境友善與否並非他們所考慮。然而,透過農夫市集的產銷模式,比起過去透過盤商運至倫敦市集,無意間對環境也產生了好的影響。

減少耗能

減少能源使用是最明顯的改變,包括運輸里程減少及減少包裝。運輸每月總長度從2960英哩減少至503英哩,約降低了83%運輸距離,更不用說運送的交通工具從大貨車改為一般小貨車。而過去每次送貨去倫敦市集販賣,都要購買新的紙箱,因為市集規定必須要編號紙箱,不能重複使用;也為了提高賣相並降低運送過程中的損壞風險,層層包裝作物。在參與農夫市集後,也使用塑膠盒保護小型蔬菜,例如:小番茄,但此外僅提供塑膠袋給消費者自由選擇是否使用,也讓消費者能回收塑膠袋或塑膠盒再重複使用。

減少用藥

對土壤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則是來自農藥使用量減少及作物多樣性增高。過去對於產量斤斤計較,主要是因為扣除成本後獲利低,加上倫敦傳統市集的消費者對農產品賣相要求高,導致農產品淘汰率高,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的肥料及農藥提高作物產量並控制賣相。相反的,農夫市集的消費者卻較喜歡外表自然或是有蟲咬痕跡的蔬菜,對於蔬菜的多樣性要求也高,以致於農作物多樣性不斷增加,種類需求多過於產量需求,因此能減少或甚至不使用農藥。

良性循環

參與農夫市集的小農,不僅降低運送及包裝成本,使作物的獲利提高。同時,為配合農夫市集的消費者需求,作物多樣性提高,單一作物的產量及總產量需求降低;產量需求降低後,人力成本與農藥成本也因此降低。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小農透過農夫市集產銷模式,找到收入與支出的平衡,總毛額比過去透過盤商在倫敦銷售時還要好。而這樣的平衡,穩定了一家人的收入,亦穩定了農夫市集菜販的供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