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藝術家×海科館 拼貼太平洋的「違和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部落藝術家×海科館 拼貼太平洋的「違和美」

2014年01月24日
本報2014年1月24日台北訊,詹嘉紋整理報導

海洋接納人們不要的廢棄物,日復一日,數量越來越多。台灣四面環海,行至海岸,遭遺棄的各類物品取代了自然景物。這是文明帶來的後遺症之一嗎?身為海洋之子,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Rahic Talif)心裡有許多問號。

為了深入探討人類不斷地創造生產,同時卻又輕忽「遺棄」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等議題。拉黑子‧達立夫受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之邀,規劃製作了環境教育藝術特展「太平洋之美——那些被遺棄的,海洋接納了」,1月26日起於海科館教育中心開展。

特展以海岸邊隨處可見的人為廢棄物與海洋原生貝類為主要創作素材,透過刻意的拼貼組合,以嶄新姿態呈現在觀者面前,引導民眾以不同角度思考海洋之美。

太平洋之美-遠征遷徙-1-拉黑子。圖片提供:海科館。

月光螺與塑膠片  什麼才是海廢?

生於太平洋與秀姑巒溪交會處的大港口部落,拉黑子表示,族人的傳統生活有70%來自海洋豐盛的給予,傳統語言中其實沒有「垃圾」這個詞,現今阿美族語用來指稱垃圾的「Rakaw」這個字,過去所指的不過就是野草、落葉等一燒就會消失的東西。真要說最麻煩的「Rakaw」,大概就是那些燒不掉的貝殼了。

拉黑子進一步說明,以往海邊常見的月光螺,如今已由眾多瓶蓋、拖鞋及塑膠碎片取代;人們曾經珍惜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也無主殘敗的堆積在岸邊,造成海岸的傷害。而海洋環境的惡化情況,只有世居海岸地區的住民最熟知箇中甘苦,他們最知道,曾經載滿漁獲的網,如今捕獲了多少人為廢棄物。

太平洋之美-擁有過的-1-拉黑子。圖片提供:海科館

美感與認知的違和  重新思考海洋之美

在這次展覽的五組作品中,絕大部分材料都是拉黑子在太平洋海岸邊撿拾的物件。除了海洋孕育的貝殼外,其餘都曾是人類史上某一刻的重要發明,拉黑子透過不斷的撿拾與拼貼,讓廢棄物以不同姿態,重新與壯闊優美的太平洋空間互動。

這一「廢棄物集合體」,呈現出視覺上美感與認知上的違和感,拉黑子透過作品,持續提問:「他們的主人呢?他們在漂流的過程中看到了什麼?如果這些廢棄物有意志,他們會想去哪裡?會想要怎麼繼續他們的生命?」同時也觸發觀者自問:「我看到的太平洋之美,是什麼美?」

【展覽資訊】

開幕:2014年1月26日下午2:00
展期:2004年1月26日(日)~2014年4月6日(日)
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教育中心(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開放時間:9:00~17:00(1/30~~1/31除夕、年初一休館)

作者

詹嘉紋

可能帶有天王星人血統,對地球人感到既好奇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