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已經逐漸意識到:唯有建構海洋文化,才是台灣永續海島願景的基石。海洋文化的建構首重體驗,全身上下的感覺器官之外,心更要參與;透過學生DIY的體驗,最容易發揮實際的成效。
以大專院校的海洋通識課程為例,可以安排一個學期二到三學分,先介紹觀念,再讓學生分組規劃、執行,再報告及心得分享。課程的設計必須先有課堂討論,例如帶領學生欣賞海邊落日的景色:淡水河口、澎湖的觀音亭、墾丁的柴口…除了藉景詠志或觸景生情的感性外,也要融入像是解析美學原理等的理性部分。此外,更要教導學生人類學田野調查的要領,讓他們到現場後有即景啟悟的能力,開發及累積美學經驗,再把這些感受清楚地表達出來,就進入了文化美學的層面;甚至能夠創造詩歌、藝術品,或是因而設計生活用品,就進入經濟美學;完整看來就是充滿海洋氣息的人生美學。
學生有了這些感性、知性的基本認知後,就可以開始分組實習;各組中最好有各類不同習性、專長的人,才可以激盪出不同的想法。分組後首先要建構的是「這個學期組員想體驗什麼?」可以是一地全方位的參訪,或是以主題的方式進行。在取得初步共識後,透過上網查詢、讀書、訪談等等,分別去蒐集資料,接著討論遊程規劃,一起快樂、勇敢地去執行田野調查、欣賞景物及廟宇等等,再把感受與想法消化吸收,彙整出小組報告。報告的形式可以用攝影、繪圖、舞蹈、詩歌、文學等方式呈現,題材也可以包括人文、自然、歷史、地理等等。海嶼的總總可以激發許多的創意,重點是要藉著課堂報告,完成創作跟大家分享。
親海之前要先教安全手則,例如:如何避免暈船、中暑、落水、溺水,如何看潮汐、看海流…我們常說「海邊有九個太陽」,九代表多,因為處處海浪,一一反射著太陽光,所以何止九個太陽!防曬的重點並不在於塗抹防曬品,而是要像澎湖婦女傳統都用棉質、布織品直接阻隔,防止曝曬。
行腳海嶼可以從岸上延伸到海邊,學習欣賞岸上的植物,如林投,尋找防風林裡彩蝶的蹤影,還有海濱的紅樹林、耐鹽草澤…此外,濱海的漁村、貝塚、遺址、廟、廟會也應該好好地觀察與體悟。研判海岸力的折衝、平衡;傾聽海濤、潮水拍岸,大礫石嘩啦嘩啦、沙石淅哩淅哩,都別有風味與感受。看潮間帶裡的活生物,或試著探索礫灘地裡的小動物,像是海瓜子等等。如果天氣好、夠安全,還可以戴上蛙鏡,咬著呼吸管,讓身體因為呼吸而有沈降的感覺,體驗何謂浮力,領略阿基米得當初洗澡時的發現。還可以看著海浪學跳舞,像是蘭嶼達悟人的甩頭髮舞、阿美族的步伐、手牽著手都是海波浪的化身。觀日出、賞星星,鹹鹹黏黏的海風吹拂在臉上,都是很貼切的體驗。
主題式的參訪,例如海上行舟,在台北市最簡單的就是淡水河的藍色公路;也可以有專題研究的深度,例如把航線拉得更遠,從基隆到馬祖東引,或是從布袋到澎湖…等等,去探討交通、運輸的發展,甚至歷史與文化等等。
大學生有能耐做親海的規劃、執行、體驗、分享,就可以帶小學生的夏令營,做社區的服務…讓全民都奔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