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 | Page 2 | 環境資訊中心

WWF

2020-07-12 18:52
保育人士示警,緬甸近期突然修改規定,可能導致老虎、穿山甲等瀕危物種的商業養殖進一步刺激中國對稀有野生動物產品需求,並使緬甸近年打擊非法貿易的努力功虧一簣。 法新社報導,緬甸本就是野生動物非法走私重地,這類貿易主要是受中國需求而驅動,估...
2020-06-03 22:55
據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今(3)日同合作夥伴發布《珠江三角洲中華白海豚族群緊急保育行動》,提出在2024年或之前,將西大嶼同南大嶼水域白海豚重要的覓食和社交區域,劃為海豚保育管理區。 中華白海豚通常喺香港同珠三角河口棲息...
2019-07-19 10:23
為了鼓勵民眾破除用野生動物入藥的迷思,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德國分會聯合舉辦網路競賽,目標鎖定中醫學生,邀請學子以「為何不使用野生動物來製藥」為題,撰寫文章,分享不用野生動物製藥的替代做法和保育...
2019-05-10 10:40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FN)今天(9日)發布報告指出,地球更新遠趕不上歐盟28個成員國的居民消耗資源的速度。此外,沒有任何一個歐盟國實施永續消費政策。 報告寫道:「所有歐盟國家的生活方式都超出地球負荷。歐盟公民...
2019-03-27 22:59
近年香港興起「走塑」風氣,不少市民都自備餐具,然而,有環保團體指,即使市民有心走塑,政府政策配合亦不足,令仍有大量即棄塑膠餐具被棄置。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調查發現,近80%受訪者支持立法規管餐飲業的即棄塑膠餐具,超過60...
2019-03-08 09:22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5日發布報告警告,全球塑膠污染危機只會惡化,除非塑膠價值鏈中的所有參與者都能為塑膠對自然和人類造成的真實代價負責。 WWF的新研究〈問責解決塑膠污染〉發現,解決塑膠污染的責任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費者和廢棄物管理端,除非整...
2018-12-12 05:50
哥倫比亞最偉大的自然寶藏,將為了後代子孫留存下來。2018年6月間,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宣佈比塔河(Bita River)流域成為拉姆薩公約指定的國際重要濕地,堪稱淡水生態保育的一大勝利。 ...
2018-11-15 00:11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近期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開展的水鳥調查中,拍攝到一隻非常稀有的雌性黑狼影像,相關專家證實這是中國首次記錄到黑狼,同時也證實黑狼在中國野外的存在,實屬罕見。 拍攝到黑狼照片的調查隊員李理回憶說,發現黑狼是在...
2018-11-07 23:34
近來社會高度關注海洋生態環境,而香港卻是亞洲人均海鮮消耗第二高的地區,每年人均消耗約 65.5 公斤海鮮產品。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於是將在本周末舉行「環保海鮮週」,於觀塘、流浮山和南丫島等各區舉行市集和導賞團,並與逾30...
2018-11-01 09:34
台北市野鳥學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分會10月28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簽署了濕地保育和環境教育領域交流合作備忘錄,並辦理「 2018第二屆台北濕地中心與保護區國際交流會」。 交流會中,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及《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頁面

訂閱 RSS - W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