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護區
2010-08-09 14:01
第5屆國際漁業人論壇(International Fishers Forum,簡稱IFF),2010年8月3日至5日在台北召開,這個結合產、官、學、環境保育NGOs各界的論壇,旨在促進漁業、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的永續。此次論壇由我國漁業署與美...
2010-08-06 10:20
包括西北夏威夷群島的美國國家海洋保護區,因為其卓越的自然和文化價值,在7月30日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巴巴哈納摩古阿克亞(Papahanaumokuakea)是包含一列小而低漥的島嶼、環礁以及周圍的海洋,位於夏威夷群島主要部分西北方...
2010-07-06 17:44
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80多名「海洋生態修復使者」及漁民代表昨天乘坐兩艘漁政船,在東部的舟山市岱衢洋洋面將大量魚苗放歸大海。這片海域是中國東海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這次放歸的苗種包括岱衢族大黃魚、曼氏無針烏賊、日本黃姑魚、黑鯛、厚殼...
2010-06-22 11:13
編按:儘管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然而多數人對於海洋仍然十分陌生,對於早在2億年前就和恐龍同時出現、「活化石」級的海洋生物──海龜,了解更是少得可憐。台灣鄰近的澎湖望安和蘭嶼,有幸成為瀕危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點,澎湖縣政府因此在望安島上劃設海...
2010-06-08 10:43
2006年11月Science的一篇文章,預測如海洋再不保護,到了2048年以後,人類將沒有海產可吃。這主要是因為過度捕撈的結果,以使得海洋的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傷害。除了可直接消滅許多物種及其承載基因的多樣性,更透過生態系食物鏈的潟...
2010-06-07 23:32
海洋是孕育生命之母,地球表面有70%是海洋。但儘管海洋如此浩瀚寬廣,卻也承受不住人們的予取予求。
脆弱的海岸線遭受的傷害之嚴重,遠超乎你我想像。以紅樹林為例,它除了孕育出多樣性的生態,對人類而言更是一座寶庫,是具經濟價值的魚類、甲殼類...
2009-08-06 13:00
全球海鳥消失速度之快超過任何其他鳥類。此外,因棲地不易界定造成海鳥的保育工作比陸路鳥類困難。
儘管如此,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和其合作夥伴為保護海鳥,特地制定了適用於全球重要海上野鳥棲地(Marine I...
2009-06-16 01:44
關心海洋保育及復育軟絲資源的潛水員50多人,14日在基隆巿潮境公園前下海清垃圾,並協助投放竹叢「軟絲產房」,記錄軟絲產卵行為,有潛水員在海裡看到先前沉放的竹枝上面已「結實纍纍」,形容說「感動到差點忘了呼吸」。
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柯永...
2009-04-07 18:32
國際海洋哺乳動物保護區首屆大會4月上旬於夏威夷茂宜島召開,公佈一項太平洋海洋生物觀賞的新準則;期間,孟加拉灣也傳出消息,有6000多隻罕見的海豚出沒。
該會議是由夏威夷座頭鯨國家海洋保護區(Humpback Whale National ...
2008-04-01 12:45
中央研究院學者鄭明修31日下午在澎湖縣發表演講時指出,澎湖二月漁災對生態與海洋資源的後續衝擊,現在才剛要開始;鄭明修也提醒漁政單位,目前生態影響情形仍不明,不宜貿然投入復育與復養工作,現在如果貿然放流經濟性魚種,對原有的生態可能造成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