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孕育生命之母,地球表面有70%是海洋。但儘管海洋如此浩瀚寬廣,卻也承受不住人們的予取予求。
脆弱的海岸線遭受的傷害之嚴重,遠超乎你我想像。以紅樹林為例,它除了孕育出多樣性的生態,對人類而言更是一座寶庫,是具經濟價值的魚類、甲殼類的育苗地區,也是一座天然屏障,能守護土地免於潮水沖刷、確保沿海低窪地區免於風暴襲擊。聯合國《全球多樣性展望》提出警告,從1980年代至2005年間,地球上消失的紅樹林廣達3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5年之間,地球失去了1/5的紅樹林。近年紅樹林的消失速度雖然日趨減緩,但情況依然讓人擔憂。
看不見的海底,危機也在悄悄發生,大約29%的海草生長環境已經遭到破壞,「海底森林」的消失速度之快,可與熱帶雨林比擬;全世界有高達100至300萬物種必須依靠珊瑚礁生存,估計約有5至10億人口仰賴珊瑚礁為食物來源,但珊瑚礁卻面臨著海洋污染、過度捕撈、氣候暖化......等多重威脅。而且珊瑚礁生態一旦受到破壞,就難以恢復破壞前的多樣化。
究竟,人們可以用哪些積極的方式,守護我們的海洋?
大堡礁位於澳洲昆士蘭州東方外海,全長約2,300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世界遺產,也是無數海洋生物賴以維生的海底花園。
早在1976年,澳洲政府就在此成立「大堡礁海洋公園」,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其「分區管制」政策。管理單位於1999年起,花了5年時間重新檢視過去的管理缺失,在2004年重新對保護區進行規劃,將海洋公園分為7大區域,包括嚴格保護動植物棲地的「保留區」;以保護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為主,禁漁的「海洋國家公園區」等。澳洲當局對大堡礁的保護政策眼光甚為長遠,甚至已規劃至25年之後。
大堡礁豐沛的生物多樣性,吸引許多潛水客前往,當局僅開放部分區域允許潛水活動,除了嚴格規定不可餵食海洋生物、觸摸珊瑚外,亦在珊瑚礁綁上纜繩與浮球當作標記,船隻可將船纜與浮球纜纜繩相繫,不必下錨,以減少錨錠對珊瑚礁造成的傷害。
此外,澳洲政府對當地原住民的輔導經驗,也吸引許多國家前往取經。例如規劃出特定區域,適度開放原住民捕魚,讓當地傳統得以延續,也鼓勵旅遊公司與原住民團體合作營運,讓原住民能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等。
然而,儘管澳洲政府對大堡礁的保護已堪稱世界最完善,大堡礁卻還是面臨著海水溫度上升導致的珊瑚白化,海中沈積物和營養物過多,儒艮、海龜、鯊魚等動物數量減少的窘境。大堡礁如此,世界各地對珊瑚礁保育又怎麼能不多一份用心?
斐濟經驗:創造人與自然的雙贏
2006年,「國際保育組織」(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將「第二屆全球海洋保育獎」頒發給兩位斐濟領袖,以表彰斐濟將其海洋保護區擴大至30%海域,其中包括5處保護區與永久禁漁區。
對於斐濟而言,海洋保護區的設立除了具有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也直接對當地的經濟帶來正面的影響。聯合國資料指出,自1997年斐濟開始推動海洋保育之後,在禁漁區,光是蛤蜊的密度增加了20倍之多;鄰近開放捕撈的區域也因而受惠,蛤蜊收成增加約200至300%,漁獲量增加2倍以上,當地家庭收入明顯增加。
斐濟的作為似乎也具有拋磚引玉的效果,過去10年許多太平洋島國,包括帛琉、密克羅尼西亞、關島等,都陸續投入了海洋保育的行列。日前吉里巴斯政府也宣布,將設置全世界最大的海洋保護區,總面積41萬500平方公里,約有11個台灣大。2010年,8個太平洋島國達成諾魯協議(Parties to the Nauru Agreement, PNA)為最新海洋保育方案,從2011年起,將擴大禁漁與禁用圍網捕魚的海域面積,此舉堪稱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洋保育管理措施之一。
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驚覺海洋保育的刻不容緩,海洋保育儼然已成世界趨勢。被海洋環繞的台灣,同樣也應該追上國際的腳步,加倍關注海洋保育議題。
※ 圖片來源:《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展望》
※ 參考資料
《全球多樣性展望》
直擊海洋保育永續經營的法則──以世界遺產澳洲大堡礁為標竿
無痕運動風靡全球
國際保育通訊季刊
斐濟領袖獲全球海洋保育獎
太平洋島國達成海洋保育協議:綠色和平籲台以行動支持永續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