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
2013-10-02 10:52
※ 編按:本報「氣候變遷Q&A」連載專題去年因故暫停,今再次啟動,每週一次,藉由譯介英國衛報簡明扼要的科學性分享,盼氣候知識的主流化能導向有效的環境關懷行動。
因為暖空氣可以吸收更多的水,氣候變遷將會帶來潛在性的極端降雨事件。至於...
2012-06-21 05:00
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早期,由廣泛的數據以及科學研究支持指出,到達地球的太陽能量大幅降低,此現象稱為「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
此黯化現象,有顯著的地域性差異。南半球在1961~1990年代的黯化現象相對較為輕微...
2012-05-03 10:00
因應氣候變遷可以採取的兩個主要方式為「減緩」(mitigation)以及「調適」(adaptation)。減緩是針對氣候變遷的根本原因,著眼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調適則是尋求減少受到氣候變遷危害的影響。在面對氣候變遷時,這兩種方法都是必要的...
2012-04-27 05:04
日本在1970 年的第64屆國會:環境國會,開啟了環境民主的契機,再結合地方自治的風潮, 許多市町村透過選舉或經議會通過,宣稱為環境自治體,以環保作為市町村治理的政見或主軸,包括陸海空等各項環境議題,由負面的解決污染問題,進而正...
2012-04-26 11:00
地球溫度一直存在著升溫與降溫的波動變化,改變的幅度甚至遠大於我們現今感受到的。這些過往的氣候變遷是由自然界的力量所造成,像是太陽活動、地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火山爆發和生態系統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影響大氣中濃度、以及氣候系統中自然發生的聖嬰或是反...
2012-04-20 10:32
地球暖化現象日益嚴重,近年來環保議題成為各國關注焦點。事實上,早在40多年前全球智囊組織羅馬俱樂部就倡議「零增長」理論,以減緩人類因過度發展,超過地球承載能力而面臨崩潰的危機。
人們常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連奧運口號也是「更高、...
2012-04-19 05:02
科學家藉由氣象觀測站、海上測量船和浮標上的溫度測量儀器來量測世界各地的地表溫度。這些量測的溫度記錄可以回溯到19世紀中期,科學家得以估算過去160年來的地球均溫。
但在溫度測量儀器尚未普及前,科學家使用間接的測量方法,並藉由日誌、軼事的紀...
2012-04-12 12:35
經濟學家經常將氣候變遷描述為「存量與流量」 的問題。因為溫室效應以及氣候變遷,是根據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就是「存量」;而人類可以掌控的是,減少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流量。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存量,取決於人類排放的量和能夠被海洋與植物吸...
2012-04-05 11:08
在一場國際氣候公約的會議中,畫面中的男子,正注視著螢幕上顯示的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那麼,解決氣候問題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可從以下三方面來談:
溫度目標
最終,溫度升高是最重要的議題,因為暖化是造成所有其他氣候變遷問題的元兇。
何謂「...
2012-02-23 11:07
電腦模型是其中一個科學家用來了解氣候的技術工具,並且能夠模擬氣候如何因應一些變化,像是逐漸上升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可以針對區域性或全球性的氣候系統來模擬。
氣候系統極其複雜,沒有數學模型可以完整且完美地呈現出所有的細節。所以,電腦模型和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