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 | Page 66 | 環境資訊中心

節能減碳

2012-04-12 12:35
經濟學家經常將氣候變遷描述為「存量與流量」 的問題。因為溫室效應以及氣候變遷,是根據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就是「存量」;而人類可以掌控的是,減少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流量。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存量,取決於人類排放的量和能夠被海洋與植物吸...
2012-04-05 11:08
在一場國際氣候公約的會議中,畫面中的男子,正注視著螢幕上顯示的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那麼,解決氣候問題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可從以下三方面來談: 溫度目標 最終,溫度升高是最重要的議題,因為暖化是造成所有其他氣候變遷問題的元兇。 何謂「...
2012-02-23 11:07
電腦模型是其中一個科學家用來了解氣候的技術工具,並且能夠模擬氣候如何因應一些變化,像是逐漸上升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可以針對區域性或全球性的氣候系統來模擬。 氣候系統極其複雜,沒有數學模型可以完整且完美地呈現出所有的細節。所以,電腦模型和真實...
2012-02-16 05:53
除了水蒸氣以外,其他四種主要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以及氟氯碳化物(CFCs )。這些溫室氣體滯留在大氣中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從數個月,最長可達千年之久,影響氣候變遷的時間效應都不相同。 最顯著的人類所排放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
2011-11-24 11:21
水蒸氣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最大來源,而大氣中水蒸氣含量增加,人類確實沒有直接責任。但是,科學證據顯示,人類因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的暖化效應,已經加速水蒸氣的蒸發速度,使得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大為增加。 二氧化碳在會在大氣中停留數個世紀之久...
2011-11-17 11:14
在氣候變遷的環境中,反饋迴圈(feedback loop)有可能是惡性也有可能是良性的循環──加速或是減緩氣候暖化效應。正向的反饋迴圈加速溫度升高,但是負向的反饋迴圈會減緩溫度上升。 科學家已經警覺到了氣候系統內數種正向的反饋迴圈。其中一...
2011-11-10 12:21
20世紀早期,當時的認知為人類行為即使會改變區域性氣候(例如,砍伐森林和開墾原生地),但不會影響到全球性氣候。歷史上的冰河時期及其他嚴峻的氣候變遷,都是科學研究的首要目標,但當時很少人認為這是即刻的威脅,幾乎沒有人認為人類可以造成全球的氣候...
2011-11-03 08:13
就像是「水循環」描述水分子在河流、海洋、陸地和大氣之間的轉移,「碳循環」代表的是碳分子在地球不同的系統中,大氣以及動植物體內的循環過程。 碳循環是地球上生命自然和不可切割的一部分。當動物攝取了植物,葉片上的碳分子就會進入到動物體內。當動物...
2011-10-27 07:43
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來比較每個國家的碳足跡。包括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人均排放量(per capita emissions)、歷史排放量、以及消耗產品所造成的排放量,而非製造產品的排放量。每種計算方式所呈現的意涵都不同,單一計算方式也無法完整地...
2011-10-20 09:53
歷史上記載小冰期(little ice age)最早發生在14世紀,並且持續到19世紀中,是一千年中北半球最冷的一段期間。週期性的瘟疫和飢荒在歐洲蔓延,阿爾卑斯山的冰河擴散吞噬了許多村落。 其中一項影響因素在於太陽能量低落。從樹木年輪和冰...

頁面

訂閱 RSS - 節能減碳 訂閱 節能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