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保育 | Page 412 | 環境資訊中心

物種保育

2009-02-23 10:52
一組國際保育科學家的研究報告指出,上個世紀下半的武裝衝突,至少81%發生在生物多樣化。且生物環境脆弱的地區(生物多樣性熱點),這也為人類造成許多負面結果,但也出人意表的導致一些正面結果。 這份發表在《生物保育》期刊的研究報告說,這些熱點...
2009-02-22 22:06
原生長在台灣東部及東南部溪流的原生種「細額沼蝦」,因河川汙染日益嚴重,加上人為濫捕等影響,數量大幅銳減且有在野溪絕跡之虞,花蓮縣水產培育所決定加快復育腳步,近期內可望進行第一批野放作業。 花蓮縣水培所所長林鴻桂指出,花蓮縣境內較少受...
2009-02-22 22:00
台灣曾是野生梅花鹿的天下,卻因人為獵捕、鹿皮出口,導致野生梅花鹿滅絕。政府與學界經過23年的努力,透過人工圈養復育、放養與野放,如今在南台灣的墾丁附近已可發現千餘頭的野生鹿蹤,重現台灣梅花鹿傳奇。 台北市立動物園長葉傑生說,台灣梅花鹿在1...
2009-02-22 21:32
熊鷹為台灣猛禽中體型最大的種類,主要分布於南台灣的山麓,不過因為人類的捕殺,數量日益稀少,預估全台數僅剩五百隻左右。林務局為了解熊鷹的生態,2005年起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希望能保護瀕絕的熊鷹。 熊鷹又名赫氏角鷹...
2009-02-19 22:37
雲南林業專家近日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發現了目前全國最大面積的野生鵝掌楸,經粗略統計共有1萬餘株,且葉形、樹色等外部特徵與其他省的鵝掌楸相比變異較大。 據雲南省林業廳介紹,鵝掌楸俗稱馬褂木,鵝掌楸屬,現為國家二級珍稀瀕危重點保護...
2009-02-19 08:10
潮濕的樹林裡孕育出五顏六色的菇菌,有紅的、橘的,還有綠的,另外,一個像是一朵鵝黃色小花,頂端出現縐褶,直挺挺的長在木頭上,這叫做尖頂粉褶菌。有的菇類形狀雖然不特別,卻有引人魅力,會在夜間發出綠色螢光。還有顏色和形狀都很普通,靠獨特的臭味來吸...
2009-02-19 08:01
台南地區沿海經常出現鯨豚擱淺事件,為了就近處理相關救援工作,國立成功大學特別成立「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設立在成功大學安南校區,除了典藏多種不同鯨豚骨骼標本及鹹濕地生態展示外,未來將組成海洋生物與鯨豚研究團隊,整合資源,提供政府相關保育...
2009-02-18 00:15
2隻在台灣難得一見的白琵鷺,昨天(16日)混棲於一群黑面琵鷺中,現身於南市西濱公路旁魚塭,由於距離近,用肉眼便看得清楚,吸引大批民眾於路邊駐足觀賞。 南市鳥會理事李裕仁表示,琵鷺又叫白琵鷺,在世界上多於黑面琵鷺,但在台灣則屬於稀有野鳥,...
2009-02-18 00:11
曾經因「烤伯勞鳥」聞名全台的枋山鄉楓港村,為了洗刷伯勞鳥墳場的汙名,並為地方帶來更豐沛的觀光資源,決定利用廢棄的軍方營舍改建,預計最快在今年10月,就會完成全台首見的「伯勞生態展示園」。 過去恆春半島居民生活困苦,每年秋季大量過境的伯勞...
2009-02-17 21:03
自2007年以來,雲南省在西雙版納、南滾河、銅壁關、黃連山四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調查印支虎的種群數量、棲息地、食物鏈和社區狀況,評估恢復印支虎種群數量的可行性,為國家制定印支虎保護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印支虎是印度支那虎的簡稱,其主要分...

頁面

訂閱 RSS - 物種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