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 | Page 12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2019-06-19 20:49
秦嶺為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據報,陝西省氣象局近日召集專家對1961-2016年秦嶺山區的積雪變化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結果表明,近56年來秦嶺山區積雪顯著減少,主要表現在積雪日數減...
2019-06-13 10:22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首次針對過去250年來的植物滅絕狀況進行全球性分析後發現,人為破壞正使大量植物物種滅絕。 「植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礎,」研究成員之一、Kew皇家植物園的Eimear Nic Lughadha博士說,「植物提供氧氣...
2019-06-12 10:02
中興大學新化林場最近發現超過260公分高的密毛魔芋,「巨花」大概是全台數一數二的紀錄,因花常在春雷乍響後開展,從地表生長出來,又俗稱「雷公銃」,特色是會散發腐臭味,因要吸引蒼蠅授粉,新化社大生態老師吳首賢說,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密毛魔芋。 ...
2019-05-24 10:27
談到海洋塑膠污染,最震撼的莫過於海龜鼻孔中插著塑膠吸管。然而,英國獨立報報導,科學家最新發現,塑膠污染還會傷害海洋中重要的造氧藍綠菌——原綠球藻(Prochlorococcus)。 塑膠垃圾。圖片來源:Kevin Krejci...
2019-05-23 10:23
1992年5月22日,聯合國制定並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展現國際社會對生物多樣性保育議題的重視。然而,27年過後,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狀態卻仍持續惡化,例如本月稍早,聯合國旗下機構(IPBES)剛發布一份史無前例的跨政府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生...
2019-05-22 22:59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國生態環境部與江西省政府在南昌共同舉辦「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他...
2019-05-22 10:26
全球生態保育敲響警鐘,有史以來最全面性、相關領域第一份的跨政府報告已在本月初出爐。以下呈現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翻譯整理、出自聯合國機構(IPBES)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評估報告」《the Global Assessment of ...
2019-05-22 10:00
今(22)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全球仍約有100萬種物種面臨滅絕威脅的此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發表新書——《上課了!生物多樣性五:愛知目標全球行動》顯得格外具有意義。這是國內第一本深度闡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專書,...
2019-05-22 09:12
生物多樣性是指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動植物生命,包括了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的多樣性。有豐富多樣的物種、棲地和遺傳資源,才有更健康、有生產力的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提供了人類健康生活的基礎,以及調適氣候變化的能力。有些稻米品種特別能適應水患,有些牲畜種...
2019-05-21 19:21
我國政府的生物多樣性政策,起於農委會將2000年訂為「生物多樣性保育年」,將近20年的今天,民眾對此概念理解多少?社會認知如何?在522生物多樣性日前夕,農委會特生中心公布民眾認知調查結果,顯示68%民眾表示聽過生物多樣性;15~24歲年齡...

頁面

訂閱 RSS - 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