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虎歸山 讓石虎活下去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助虎歸山 讓石虎活下去

2019年07月15日
公視記者 陳佳利 張光宗

「對比以前較少開發的環境,現在石虎的棲地,可能是從前的5%到10%」這是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多年調查的結論。棲地喪失,是石虎最大的危機。目前台灣的石虎僅剩數百隻,每年因為路殺或偷吃雞而喪命的,就有數10隻。在雲豹絕跡之後,姜博仁希望能先止血,「先解決死亡率,讓石虎活下來,就有機會繁衍下一代…」


目前台灣的石虎僅剩數百隻,每年因為路殺或偷吃雞而喪命的,就有數10隻。

「眾虎同心」這句成語,比喻許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強大。中興大學團隊與公路總局攜手,希望降低路殺機率。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也正在不同地點,進行雞舍補強工作。不同領域的人集結,他們如何發揮專長,幫助台灣僅剩的野生貓科動物?

身為頂級的掠食者,石虎的存在,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美汀長期研究石虎生態,她表示「石虎吃老鼠、吃鳥,假設把掠食者抽掉,老鼠就會變多」。


貫穿淺山的道路系統,造成天然棲地的破碎,嚴重程度,從歷年的動物路殺統計,可以看出。

台灣的淺山環境,丘陵、農田鑲嵌的地景,正是石虎喜歡棲息的環境,卻同時面臨最大的開發壓力。貫穿淺山的道路系統,造成天然棲地的破碎與裂化,嚴重程度,從歷年的動物路殺統計,可以看出。根據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從2011年開始的統計,石虎路殺以苗栗縣發生的機率最高,南投其次,至今已經有70多隻石虎命喪輪下。

為了改善,苗栗縣政府以林務局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的補助經費,在路殺熱點之一,苗29線2公里處增設圍網,避免石虎直接上到公路。另外在道路下方整理箱涵,方便石虎穿越,馬路旁也設立告示牌,提醒用路人減速慢行。


苗栗縣增設圍網和箱涵,避免石虎上到公路。馬路旁也設立告示牌,提醒用路人減速慢行。

圍網與地下通道,雖然對動物過馬路有幫助,想減少路殺,需要更積極的方式。

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蔣雅郁老師的研究團隊,與公路總局合作,在苗栗鯉魚潭水庫旁,打造石虎的幸福公路。只要AI辨識系統確認有動物走上獸徑,兩公里外的測速器,測到有車速高於時速40公里的車輛,將進入這段道路時,就啟動聲光波裝置,發出16KHz超高頻聲音或LED強光,來嚇阻動物。

這段示範道路同時設置圍網,將動物引導到動物通道。這不但是台灣第一套路殺預警系統,更是全球首創。然而,這是在既有道路上裝設的補救措施,不代表就可以毫無忌憚地開新路。

台灣第一套路殺預警系統。

石虎的另一項致命因子,因為捕食雞舍的雞,而被傷害的情況,改善措施也陸續展開。

南投縣鹿谷鄉一位農民的放山雞,經常被野生動物偷吃。他在2018年12月底發現石虎來吃雞,半年內有50多隻被偷吃。特生中心以專案募款、補助資材的方式,讓農民架設圍網,同時也持續進行監測,助理研究員林育秀表示,架好圍網後,還是陸續有30隻雞被偷吃,目前希望先釐清個體的活動狀態,如果真的是慣犯,可能考慮移地野放。


石虎的另一項致命因子,因為捕食雞舍的雞,而被傷害的情況,改善措施也陸續展開。

石虎分布的另一個熱點苗栗,林務局也補助資材,進行雞舍補強計畫,新竹林區管理處育樂課技正楊淑瀚說,從2017年到現在有將近35戶。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也與網路平台合作,募集到700萬的經費,購買圍網資材,預計在苗栗地區進行一百間雞舍的補強工作。由於只有募材料費,沒有募工資,協會積極培訓志工,來支援圍網工作。理事長陳美汀表示,真正主宰石虎命運的是居民,當資源進來,真正挹注到他們身上,才能提高對石虎的接受度。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助虎歸山】

  • 07/15(一)22:00首播
  • 07/20(六)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