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地保育
2016-11-09 05:44
西濱快速公路曾文溪橋段工程會接觸曾文溪口國家濕地,引發生態保育界關切,行政院長林全2016年11月6日視察跨溪大橋工程進度時,交通部公路總局在簡報中強調,該橋跨越的濕地非核心區,工程進行時,會邀請學者一同打造兼顧生態、景觀和交通的跨溪大橋。...
2016-11-06 07:00
《蟹媽媽冒險記》封面。
前陣子一本很火熱的書《像山一樣思考》,內容提到:「雖然大多數的人能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這件事,卻少有人真正經驗到那親密的連結,當我們能同理地球的遭遇……,我們的思維就會重新變的透徹清晰,並能...
2016-10-25 07:11
南秧雞 P. hochstetteri
分類
目:鶴形目 Gruiformes
科:秧雞科 Rallidae
屬:紫水雞屬 Porphyrio
種:南秧雞 P. hochstetteri
現況:瀕危,大約有350隻,數...
2016-10-24 00:27
從青年到中年,李璟泓研究灰面鵟鷹已經十多年。不只灰面鵟鷹,其他生物他也關心,長期研究,視野因為野生動物不斷擴大。七年前,牠前往日本瞭解灰面鵟鷹的繁殖地,發現當地居民與大自然,溫和共存。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大自然長期交互影響,達到和諧狀態...
2016-10-23 22:21
澳洲國立大學兼任教授喬治‧威爾遜帶領的團隊於13日發表一項研究,建議政府開放計畫讓企業、社會團體、投資者等認養各種保育類動物。該建議指出,只要提供適合動物居住的環境,就能在保育區外認養無尾熊、袋獾、岩袋鼠等保育類動物。研究也指出,由於澳洲政...
2016-10-23 17:14
高雄市政府於8月底二度通過茄萣1-4道路計畫環評審查,黑面琵鷺棲息地面臨被道路切割的威脅。不過保育團體並未放棄,由於內政部營建署濕地再評定作業將於24日進行專案小組審查,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和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鳥會等團體...
2016-10-21 10:45
即將於明(22日)盛大舉辦的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今年以「走向里山」為主題,指出人與自然之間緊密無法切割的關係,應與自然發展和諧共存之道。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處長嚴一峯指出,「兼顧保育及永續利用的里山實踐,成為全世界對抗氣候變遷及污染、保護生物多...
2016-10-19 22:11
台灣威富品牌有限公司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18日於阿里磅生態農場合辦北區志工嘉年華,同公司旗下品牌共43位企業志工以極高的工作效率,合力清除面積總合180平方公尺人工水池中的象耳澤瀉、三儉草、水蘊草、銅錢草等水生植物,將使濕地陸域化的李氏禾清除...
2016-10-18 10:04
植物的成長,藉由了陽光的精神與生命力,並獲得水的潤澤而生。生存的意志,帶來適應力與創造力。但是這樣的力量,是否也能夠轉移到人類自己身上,並藉此獲得幫助呢?
過去許多都會的森林公園,都是以觀賞為目標,但是當我聽過了盛璘的分享後,我才逐漸...
2016-10-13 10:41
近日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回收的紅外監測相機發現野生斑羚的身影,這讓野保人驚喜異常。斑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過去由於棲息地不斷喪失,斑羚種群日漸稀少,如今斑羚再現,這證明京冀交界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正在恢復完整。
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