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 | Page 138 | 環境資訊中心

糧食

2006-11-14 10:07
基因工程技術可以說是分子遺傳學革命的附加產物,它大約起始於1970年代,然後在1980-1990年代悄然成熟。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好處,當中比較直接的便是農業和醫學,而且隨著人們對於野生物種的熟悉度與掌握度愈高,便愈可以因著日漸純熟的基因工程...
2006-11-14 02:10
使用玉米製造乙醇,作為汽油的替代品,不但導致美國玉米價格連連上漲,對農作物生產造成影響,也可能改變了整個食品、能源市場風貌。美國再生能源協會表示,未來生產乙醇所需的玉米數量將大量增加,將從2005年需求量的16億蒲式耳(bushel),成長...
2006-11-09 22:14
台灣外銷日本的植物品種,將可獲得品種權保障,農委會透過WTO(世界貿易組織)智慧財產權理事會和日本進行雙邊會談,日本已同意受理台灣國民和法人植物品種權申請案,成為第一個同意受理台灣植物品種權申請的國家。 「高雄六號」毛豆並已成為台灣首宗向...
2006-11-08 21:48
中國各地因經濟發展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頻傳,根據不完全調查,目前受污染耕地約一億五千萬畝,超過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
2006-11-06 20:37
入秋以來,持續的乾旱少雨使中國的糧食生産大省山東遭受嚴重旱災,全省有350多萬畝小麥放棄播種,已播小麥也因旱情嚴重影響了生長,部分地區出現人畜飲水困難。據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統計,9月和10月,山東省平均降雨量僅爲18毫米,比歷年同期...
2006-11-05 04:58
拯救地球的替代方案 生活的富裕與動物性產品銷量的增加,在歷史上似乎有著直接的關聯性,因此,要阻止發展中國家仿效二次大戰結束後工業國的食品生產和消費模式,是極其困難的;然而不同於接受當前高肉品的飲食趨勢是不可避免的,提出替代性的方案是必要的...
2006-10-31 15:26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於2001至2003年度,發展中國家仍然有8.2億人口處於飢荒的情況,和1990至1992年度的數字相比,只是減少了300萬人口。聯合國表示,飢荒數字的減少只是由於人口增長降低。 雖然世界各地領袖均承諾會減少飢荒,...
2006-10-30 00:23
台灣第一個有機村,位在花蓮富里,在好山好水的環境裡,全村的農作物堅持不灑農藥和化學藥物,村民的團結一致,讓我們看見了農村新生命這裡是花蓮縣富里鄉的羅山村。 村內有高山、平原和流水等豐富景觀,加上羅山瀑布的水質純淨甘美,全村像是從未遭受污染...
2006-10-29 05:00
20世紀中葉以來,世界各地肉類生產驟增5倍;每人平均肉品消耗量較過往成長2倍以上,雖然農業的工業化可以用相對較小的區域豢養大量的動物,但工廠化農場裡的動物們不能像往常一樣覓食或靠殘羹剩飯維生,於是,廣大的土地用來種植飼養牠們的作物,畜牧生產...
2006-10-25 09:34
聯合國北韓人權特別報告員維提警告,由於試射飛彈和地下核試招來國際禁運制裁,將使得原本已經糧食短缺的北韓,面臨「嚴重的」飢荒。身為泰國法律系教授的維提同時要求北韓政府,重視國內的人權,不要再處分被鄰近國家遣送回國的難民。 維提在聯合國的記者...

頁面

訂閱 RSS - 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