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
「環境資訊中心」每日更新,提供豐富的環境新聞報導,包括開發案件監督、環境爭議事件、環境科學研究與環境公民行動。期盼藉由豐富與真實的資訊,醞釀有意義的行動。本頁涵蓋了台灣、中國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環境新聞報導,內容除了專職與特約編採人員的產出外,並有來自志工與公民記者的協助,以及各媒體環境相關議題的新聞彙整和摘錄。
2023-03-14 10:40
核二廠2號機組今(14日)執照到期停機,進入除役階段。在野黨立委與擁核團體擔憂台灣將因此「嚴重缺電」,供電成本上升、電價調漲。經濟部澄清,今年將有新機組上線,容量遠高於除役的核二2號機,不會有缺電問題。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前排...
2023-03-14 10:29
素來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曾經是世界第四大玉米出口國、第五大小麥出口國。但俄烏戰爭一年後,農田傷痕累累,研究單位估算1/4的良田因戰爭劣化,預估要數十年才能修復,嚴重者甚至要花上百年。
戰事也讓不少農民離開家鄉。聯合國調查當地農作...
2023-03-13 22:48
3月13日
南投垃圾問題 環保署允協調外縣市處理、補助分選燃料化經費
南投縣垃圾堆置量愈來愈多,現已達23萬噸垃圾,新科立委蔡培慧今天下午宣誓就職後,即與環保署開會協商如何協助南投垃圾化去問題,環保署承諾一年協助外運處理5、6萬...
2023-03-13 18:11
陸蟹生態豐富的阿塱壹古道外農路,近日傳出發包鋪設水泥道路、沿路築高75公分圍牆,工程恐阻礙陸蟹降海釋幼的路徑。由於該案未經生態檢核,引發環團質疑,何以生態熱點不須生態檢核。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10日召開協調會,要求鄉公所在釐清相關生態爭議前暫...
2023-03-13 17:59
南部水情嚴峻,曾文水庫蓄水量剩12.6%。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3日)前往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並備詢。立委指出,氣候變遷下缺水恐成常態性問題,耗水費開徵後工業水價仍過低,建議檢討水價機制,讓高耗水產業應善盡用水責任。王美花表示,針對台水與北水...
2023-03-13 17:49
近年來「麻雀變少」成為熱議話題,特生中心今天(13日)召開記者會,透過分析國內100種繁殖鳥十年來的數量變化趨勢,建置「台灣森林鳥類指標」及「台灣農地鳥類指標」兩項國家級指標,也讓台灣成為繼印度後,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
...
2023-03-13 15:25
曾經基隆河被稱為「黑龍江」的一段產煤歷史,以及傳統能源退場後所發生的事,還有一群末代礦工記得。《猴硐煤鄉漫遊》為五個小短片組成,由台北科技大學20位學生與猴硐礦工文史館合力製作,入選第一屆氣候臨界影展。昨(12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映後座...
2023-03-13 10:55
我國離岸風電持續開發,能源局預計在今年底選出「區塊開發」第二期及「示範浮動風場」業者。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投資的浮動式風場渢汎、渢成、渢利,分別位於竹、苗外海,10日在環保署進行環評第二次聯席初審。
環委指出,渢汎、渢成兩風...
2023-03-13 09:41
新研究指出,全球海岸線的浮游植物大量增生的狀況越來越頻繁且日益嚴重,這現象稱作「藻華」。2003年全球藻華影響範圍約3147萬平方公里(占海洋面積的8.6%)。2020年藻華面積增加了13%(400萬平方公里),發生頻率也上升59%。
...
2023-03-12 22:29
3月10-12日
杜絕「儲能蟑螂」之亂 台電祭出展延完工嚴審機制
儲能商機爆發引來「儲能蟑螂」橫行,台電指出,目前核准併網的儲能容量已超出2025年目標逾五倍,但實際開發案場僅三至四成,代表並非所有申請者都是開發商,為阻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