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008-02-13 10:31
我去年(2007)2月2日來到花蓮縣警察局服務,與我先前服務的台北市截然不同,這裏好山好水,風景美麗,空氣清新,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若不好好運用真是可惜。
去年3月間為了參加在花蓮鯉魚潭舉辦的洄瀾鐵人賽(游泳、自行車、跑步),於是搬出了騎了...
2008-02-04 12:43
「發生在中國以及其他地區的產品召回讓供應鏈的管理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約翰•艾爾金頓和喬迪•索普寫道。對於製造者、種植者、零售商和消費者來說,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從氣候友好燈泡到『可持續』的魚類,美國的沃爾瑪和英國...
2008-01-30 08:12
編按:文字的力量無遠弗界,艾小絲透過她的人氣部落格──今が人生の花だ。分享她所參與的環境大小事,她別出心裁的小品文,總讓人覺得做環保原來是件有趣的事!
【艾小絲環境相關作品】
看,生活中滿佈小確幸-從微觀自然之美,談到小地方做環保!
...
2008-01-25 16:41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木材生產和進出口國之一。張可佳問道,就國際木材貿易中存在的問題,中國需要採取怎樣的措施來確保木材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英國,百安居公司銷售的木製品中,93%都經過了認證」 近些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木材的貿...
2008-01-23 11:14
24歲的我,是個懞懂的大學畢業生,工作10個月,翻譯了三本書,存了一點錢,就背著大背包到南美洲去了。流浪的一年裡,壯闊的自然景色,形形色色的風土與人情,帶給我無比的衝擊與啓發。那時的我就像一片待耕的田畝,欣喜含握正要萌芽的種子。
回國...
2008-01-21 12:41
種植速生的楊樹可能是一有利可圖的綠化辦法。但蔣高明指出,高密度、單一樹種的人工純林對國土生態遺害無窮。
目前,我國轟轟烈烈的造林運動呈現出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幾十年來,大量發展人工純林的傳統不但未有改觀,反而愈演愈烈:原來的「南方杉家浜,...
2008-01-16 10:22
2007年底新竹縣政府通過在華龍村開採路砂,要挖掉村莊邊緣的一座山,這件事我才真正了解客家族群,並且對他們崇敬有加。其實這座山在村莊的下游,這座山的施工影響最大的是他的下游村莊—五龍村,不過常年不團結的五龍村早已被工業區所佔據,...
2008-01-16 09:41
6、7年前我開始跟團每年到國外騎單車,去(2006)年我終於組一個單車團到摩洛哥進行單車及生態旅遊。「很會玩、放得下」是我的標誌,不過受經歷白色恐怖的母親告誡的「政治不能管 」影響,阻止了我對社會的關懷。不過逐漸步入中年後,接觸的人多了...
2008-01-14 10:01
「核電復興」只是一個神話。邁克爾•施奈德和安東尼•弗羅加認為,預測者們依舊高估了核能的增長,不僅是在煤仍然佔據能源構成主導的中國。
11月下旬,就在第十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之前,法國總統尼古拉斯•薩科齊訪問了中國。在訪問期間,中法兩國的能源和...
2008-01-13 05:20
科學家發現,北極冰原的面積正以8%的速度逐年消失!
2040年,北極的夏天將會是不見冰影的汪洋!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僅剩2萬多隻北極熊將無家可歸!
讓《企鵝寶貝》(March of the Penguins)與《不願面對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