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 | Page 5 | 環境資訊中心

永續發展

2009-04-20 11:56
2003年到後壁湖拍攝海膽復育專題,當時由當地居民發起的海洋環保志工隊正式在後壁湖成立了,一百多位浮潛、遊艇業者毅然成為守護海洋的第一線尖兵。六年過後,當地已經正式被劃為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海面下魚群悠游;而另外一個南灣地區,居民也自發性的...
2009-04-08 17:11
核能政策為這次全國能源會議的關鍵爭論之處,無論核能延役或是新增,都將牽涉著更多機組的變化。然針對核四的存廢與否,都曾於2000年,花費了10週舉行「核四再評估會議」,讓反核與擁核兩方,能清楚的說明論點。但由於核能政策立場上的分歧,使能源局以...
2009-04-07 19:36
當世界各國自3月底,因氣候變遷議題齊聚德國波昂,為年底的哥本哈根協議爭辯之時,僅能旁觀的我們,在台灣也同步舉行與抗暖化政策高度相關的第三次全國能源會議。 行政院表示這次能源會議是為討論去年所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以及「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2009-04-01 15:24
丹麥政府公佈一份75頁的政策文件,研究如何維持和擴展丹麥在環境議題上的領導地位,並在經濟衰退中持續朝向永續發展。該策略目標尤其鼓勵以下九個特別領域:全球化、氣候變遷、自然環境、生態創新、都市規劃、健康、科學、社會政策和經濟政策。...
2009-03-23 14:36
當我在1964年第一次抵達台灣時,這裡的每一塊土地都已經被開發耕耘了,七成以上的GDP來自於農業生產。但即使如此,農民仍然生活得很困苦,因為他們必須餵養一百萬的軍隊人口。 當「日本製」的產品變得越來越昂貴,它們也漸漸被「台灣製」品牌的產品...
2009-03-16 14:31
每天,我們賴以生存的海島,先祖們埋入汗水、記憶與夢想的田地,一塊接著一塊,被水泥掩蓋。每天,伴隨著農地消逝的,不只是農業、農民,還有農村文化、自然生態,以及我們生命的共同依託——糧食。 台灣農村長期面臨農民所得低落...
2009-03-16 03:16
以2005年的農林漁牧業普查推估,台灣的小農比例約占全體農牧戶的92%。為數龐大的小農維持著小土地的私有制,兢兢業業運用微小的生產資源,持續投入農耕,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或許有人認為小農缺乏競爭力,然而,筆者卻認為,台灣小農可以在美國農產品...
2008-12-19 08:08
水資源受氣候、緯度及地形等因素的影響甚鉅,因此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導致各地的水資源運用益加困難。氣候變遷使得氣候變異加劇,造成豐水期極端降雨強度增加,而枯水期連續不降雨日也更長,進而影響區域整體的供水能力。面對此一問題,加強開源節流,推動水資...
2008-12-17 11:59
自從1965年美國瑞秋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環境議題浮出檯面。1970年美國民間提出〈地球日活動〉,抗議日漸嚴重的環境污染情形,在4月22日有兩千萬美國人走上街頭,隨後擴及世界各地,目前有180個國家響應地球日活動。聯合國於1972年...
2008-08-14 14:12
雲林沿海在六輕進駐後,導致空氣品質惡化、沿海漁業蕭條,農民賴以維生的水資源更被大量挪用,加上地方民代力挺「台塑煉鋼」與「國光石化」進駐,不少環境運動者無力之餘只能稱此處為「被詛咒的地區」。本文作者實際走訪雲林與七股,尋找能夠感動「業餘者」的...

頁面

訂閱 RSS - 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