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環境
獨立在太平洋上,湛藍海洋環繞保護著台灣,卻隔絕不了大氣流動、洋流往返。經濟成長與環境破壞往往同時發生,台灣不得不關心鄰近國家的環境問題,尤其黑水溝彼岸高速發展的中國。環境資訊中心不定期在每週四提供精選中國環境NGO文章,2016年2月起亦向中國獨立媒體人及NGO組織直接邀稿【綠色中國】專題文章,以當地觀察者的銳利目光透視中國環境議題,讓您《透視中國環境》。
獨立在太平洋上,湛藍海洋環繞保護著台灣,卻隔絕不了大氣流動、洋流往返。經濟成長與環境破壞往往同時發生,台灣不得不關心鄰近國家的環境問題,尤其黑水溝彼岸高速發展的中國。環境資訊中心不定期在每週四提供精選中國環境NGO文章,2016年2月起亦向中國獨立媒體人及NGO組織直接邀稿【綠色中國】專題文章,以當地觀察者的銳利目光透視中國環境議題,讓您《透視中國環境》。
2023-03-20 08:02
在中國西北阿拉善盟,參加生態農莊「致良田」活動的成員們正在田間水渠裡洗菜。圖片來源:馬彥偉/致良田
近幾年,一種「西北暖濕化將使中國重回盛唐」的敘事在網路上流傳起來。 這種說法認為,氣候變暖可能帶來益處——中國歷史上氣...
2023-03-06 08:01
使用永續航空燃料可以讓航空業減排,但是該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受到了成本和產能的制約,需要在政策引導下發展。
2017年11月20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的一名科學家在北京的研究基地展示了生物航空煤油和餐飲廢油。圖片來源:A...
2023-02-20 07:53
生育意願和選擇受到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而氣候變遷在其中的角色越來越受到關注。 筆者觀察到,氣候生育擔憂正在中國年輕人中浮現。
2021年7月,一場罕見特大暴雨席捲了河南,鄭州市三天的降雨量接近往年全年。 ...
2023-02-13 08:44
在中國,耗水更少、產量更高且能減少甲烷排放的技術正在水稻種植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雲南大理的水稻田。 圖片來源:Madeleine Jettre / Alamy
2022年秋天,一座地處中國西南的小山村展開...
2023-02-06 08:00
最新研究顯示「美人魚」儒艮已在中國海域功能性滅絕,不過中國人還沒有放棄「儒艮歸來」的期待。
沿海開發和污染引發的海草床退化導致儒艮已在中國海域功能性滅絕。圖片來源:李玉強 繪,QMCS / 中外對話海洋
一份近期...
2023-01-30 08:43
自1992年加入《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以來,中國的濕地保護體系在履約的促進和影響下逐漸成型。
遊客在黑龍江紮龍自然保護區觀賞丹頂鶴,該保護區是中國64處國際重要濕地之一。 圖片來源:Alamy...
2023-01-16 08:23
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造成的傷亡凸顯了災害預警和應急回應的慢半拍,除了修建堤壩等「硬體」措施,中國各地正在探索應對極端天氣的「軟體」升級。
深圳市福田區的市民扶起倒下的路牌。 河南暴雨事件後不久,深圳市氣象部門打造的「31...
2023-01-09 08:20
「自然之友」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最早誕生的環保組織之一。 圖片來源:自然之友
在中國環保圈裡,民間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這幾年的發展有些與眾不同。 有人戲稱它已經成為一家領先的科技公司。
「確實,...
2022-12-19 10:49
山東青州市的一個居民區配置了用於堆肥的廚餘垃圾桶。圖片來源:Wang Jilin / Alamy
中國早在2000年就開始做垃圾分類的小範圍示範區。此後多年各地「垃圾圍城」現象有增無減,而用垃圾焚燒解決這個問題的嘗試又...
2022-12-12 08:58
從2021年開始的「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讓中國不斷增長的水產養殖有了更綠的可能。
圖片來源:Alamy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資訊,在2021年參與使用配合飼料[1]的養殖試驗基地,幼雜魚(下雜魚)[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