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專題 | Page 24 | 環境資訊中心

時事專題

2022-01-10 10:20
古人用柴米油鹽醬醋茶,來概括日常生活所需,排在首位的柴,對現代人來說就代表能源,如果因為經濟因素影響能源使用,就稱為能源貧窮。能源貧窮在台灣,並沒有公認的定義,英國的定義是能源支出超過收入10%。2015年,工業技術研究院曾與家扶中心合作,...
2022-01-10 10:10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但再生能源不論是光電或風力,距離2025年目標都還有不小距離。為了達標,政府和企業力拚大案場。綠電只是企業玩得起的投資嗎?台灣各地其實有許多社區團體和合作社,想為能源轉型出一分力,碰到什麼問題? 台灣各地有許...
2022-01-03 10:30
參加美食節,參加廟會,還要自帶餐具,你願不願意呢? 2020年12月,在台北華山舉辦的台東慢食節,週末不到九點,就擠滿了人, 因為食物好吃又別緻。在大排長龍的蓋亞那工作坊,負責人Ibu把鹹豬肉、洛神花蜜餞、炸野菜、還有小米,全都裝在...
2022-01-03 10:00
吃過的便當、喝過的牛奶盒,這些不是紙類,叫做「紙容器」,不能跟報紙、紙箱、紙盒一起回收,因為裡面有層防水阻油的PE塑膠膜,回收時要另外處理。因此在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會,有項特別針對紙容器的項目,向紙容器製造或進口業者徵收費用,補貼給回收處理...
2021-12-29 10:49
去(2020)年我國電動機車市場變動劇烈,銷售數量較前一年衰退近一半,新售市佔率從18.6%跌回9.3%,外界多認為與政府補助縮水有關。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坦言,補助政策非長久之計,終究會有退場的一天。 「我們持續跟電動機車業者溝...
2021-12-29 10:48
台灣的機車密度為亞洲第一,隨著科技發展與大眾環保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選用電動機車,取代空污、碳排相對較高的傳統燃油機車。 電動機車相對仍是一項新興產品,目前在全台逾1400萬台機車中佔比僅約3%。許多人身旁缺乏使用電動機車的親友,而網...
2021-12-29 10:47
全球電動機車浪潮如火如荼地推進,台灣卻出現政策大轉彎。2020年電動機車市場銷量不如預期,反而逆勢推動燃油機車補助。在這樣的政策氛圍之下,身居第一線提供機車維修保養服務,全台2.1萬家的傳統機車行怎麼看?各方提供的輔導資源,又是否足夠支持他...
2021-12-29 10:46
隨著換電式電動機車成為主流,鋰電池回收問題逐漸浮現。目前國內約有40多萬輛換電式電動機車,使用逾百萬顆電池,雖然目前汰役電池不多,但據環保署估計,2025年後每年將約汰除1100公噸的電動車鋰電池需回收。 電動機車換電站。...
2021-12-29 10:45
我國機車密度亞洲第一,平均每1.7人擁有一台。在全球掀起交通電動轉型浪潮的同時,台灣全島逾1400萬台機車中,電動機車佔比卻僅約3%。作為仍在接受市場考驗的新興產品,我國電動機車產業現況為何、消費者選購電動機車的誘因、遭遇的痛點又在哪裡? ...
2021-12-29 10:44
台灣民眾最熟悉的交通工具莫過於機車,截至去年12月,全國機車登記數量已經超過1410萬台,平均不到兩個人就擁有一輛機車,機車占私人運具比例之龐大,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政體都十分罕見。 台灣電動機車政策下一步該怎麼走?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

頁面

訂閱 RSS - 時事專題 訂閱 時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