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低碳專題
2023-03-07 10:24
歐洲議會2月14日投票通過2035年禁售新汽車和新柴油車的法案,以實現歐盟在2050年氣候中和的目標。法案原定今(7)日會員國投票後就可以正式通過,但隨著德國、義大利立場轉變,加上波蘭、保加利亞未表態支持,法案無法通過的可能性大增。歐盟理事...
2023-03-07 10:03
1872年,日本第一條鐵路(橫濱-新橋)開通,帶動日本明治維新的推進,讓日本發展成現代化國家,也改變了民眾的生活。150年後,在節能減碳成為主流的現在,鐵路系統也得面臨轉型。
你知道大眾運輸系統也會產生為數可觀的碳排量嗎?...
2023-03-06 09:51
如果核二廠發生事故,逸散出與日本311福島核災等量的放射性物質,全台受影響最大的是哪一個縣市?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研究團隊模擬發現,若核二發生意外,台北市平均有七成土地成為永久隔離區;若核三發生意外,高雄市平均有5%土地成為永久隔離區。...
2023-03-03 09:55
貧困居民的住房往往缺乏修繕,風雨滲漏嚴重,難以保持室內恆溫。為了在嚴寒中保暖,居住者只能增加暖氣使用量,結果導致能源費用暴增。
對許多德州人而言,今年2月的冰風暴宛如一場恐怖的災難。淒冷的冰雨伴隨著刺骨的寒風降臨大地,短短幾個小時道路...
2023-02-24 10:42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造成數十萬人傷亡。毀滅性的人道危機下,彈藥和導彈的重金屬、燃料和化學物質殘留滲入土壤、地下水與空氣。飽受戰事摧殘的人們與環境,承受了難以抹滅的污染。
戰爭帶來巨大傷亡,對人、對環...
2023-02-24 10:15
近年來企業未達成其對外宣稱的氣候目標、不實產品廣告、資訊不透明等「漂綠」行為持續增加,也因此面臨越來越多的氣候訴訟。倫敦政經學院氣候訴訟教授謝茲爾(Joana Setzer)在媒體訪談中提醒各國企業:「在提出氣候承諾時,都應該想想自己是否能...
2023-02-21 10:48
美國新創公司Living Carbon利用基因改造白楊樹苗,讓它加速生長、吸取更多二氧化碳,作為因應氣候變遷的大規模解決方案。該公司曾在俄勒岡州種植600多棵白楊樹作為實地試驗,今年將走向大規模種植,目標是400萬棵樹,並且每年持續倍數增加...
2023-02-21 10:02
法式婚禮講求氣氛,除了使用精緻餐盤與桌飾外,低碳運輸、在地飲食、減少使用瓶裝水與一次性塑膠用品,避免食物浪費等更是目前趨勢。
今年初,台灣網路上一對準新人對於婚禮要在飯店還是辦桌的紛爭,掀起一場有關「辦桌文化」的論戰。結婚是終生大事,...
2023-02-13 17:50
國際能源總署(IEA)8日發布「2023年全球電力市場報告」(Electricity Market Report 2023)指出,三年內再生能源將超越燃煤,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雖然各國經濟發展因能源危機而放緩,但隨著經濟復甦,電力需求將再...
2023-02-10 10:28
共享交通在歐洲發展超過15年,政府與民間都大力推廣。然而,這些便利的載具也衍生出不少亂象,除了用路人不守交通規則、缺乏法律規範、事故頻傳等,更有些人把他們當作抗議時的路障,或是宣洩情緒的管道,將整排車通通燒毀。種種問題,使得巴黎市長宣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