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
2009-11-02 00:23
擁有石砌水圳、梯田景觀的台北縣金山鄉八煙聚落,被視為「生態工法」的良好教材,最近卻面臨危機。年輕人口外移,老農無力耕種,石圳被水泥取代,魚塭攔截了水源,水作成了旱作,引以為傲的特色正逐漸消失。台灣大學城鄉與建築所和生態工法基金會合作,花了一...
2008-11-18 22:37
原本幫忙灌溉農田的水圳,現在多了一項功能:水力發電,國人研發出全世界第一台不用靠水位落差就能發電的水輪機,這樣一來,遍佈全台的水圳都能進行發電,而且不影響生態,以更環保的方式解決缺電危機。
全世界第一台不需水位落差就能發電的水力發電站,...
2008-10-11 11:07
好面子、重門面,不獨為台灣人的特性,而是兩岸華人的通病;這通病發生在各項環境工程中,後果是什麼?來台參與「第三屆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 的10位中國環保團體代表,昨(10)日造訪屏東,除了參訪林邊溪的二峰圳水利工程外,並與在地團體進行社區...
2008-07-14 10:58
機緣巧合發現道將圳,是一個環保界的朋友介紹,他說嘉義有位朋友努力做水圳保存工作,也想辦水圳研討會,讓各地水圳的文史地方團體做經驗交流。聯絡楊清樑先生,從他的言談中,就能了解他對水圳有很多想法,別人眼中平淡無奇的水圳,他卻視為珍寶,他眼中...
2008-02-22 18:58
桃園縣最近幾年在鄉鎮市建立大約20條的自行車 道,其中,大規模規劃的包括行政院體委會與縣府共同斥資2500萬元,從大溪河濱公園作起點,直達台北縣鶯歌鎮,全長7公里的自行車道,這條車道預計12月完工後,而且能夠南北串聯鄰近鶯歌與關西兩鎮。另外...
2008-02-18 05:47
取自清水溪水源,灌溉面積廣達100多公頃的竹山鎮福興水圳,1月底即無水可用,農民們紛紛反映要求改善,但遲未修復,農民不滿揚言抗議。
竹山鎮福興里前社區總幹事林信國表示,竹山鎮清水溪沿岸共有5條灌溉水圳,長約4公里的福興水圳,灌溉不知春、泉...
2007-02-15 09:01
走出教室,頂著冬天暖暖的太陽,美濃鎮龍肚國小的操場旁,六年忠班的學生即將要上一堂很特別的社會課。這堂課的重點是人與環境,學生們雙手空空,根本沒有人帶課本,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是現成的最好教材。
龍肚國小的教導主任黃鴻松是土生土長的美濃人,認...
2007-01-25 09:03
水,是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元素。她供養著土地,跟農人的汗水結合在一起,長出人們日常所需的各種食物,她流經之處,沿途水聲不絕,或潺潺、或澎湃,陪伴著人們度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美濃,水透過水圳流入農田,使得美濃成為高雄最重要的穀倉,而水邊生活,也...
2007-01-25 09:02
在一座座閘門的分配下,水經過水圳導引流入田裡,滋養著人類的糧食。水圳旁的階梯,宛如熱情展開的雙臂,隨時等候洗衣的婦人或戲水的孩子。在美濃,平原上的聚落,是跟著水圳長出來的。
但是,近年農業沒落,農村被迫轉型,過去人人會主動保護、清理的水圳...
2007-01-09 20:11
自日治時期以降,水利會就以導入三峽河水進入大安圳灌溉土城地區農田,但因農作面積銳減加上年久失修,逐漸成為惡臭沖天的臭水溝。縣議員在地方里長提議下,8日邀水利局前往三峽河、大安圳會勘,希望能透過引入三峽河活水稀釋、截流大安圳汙水,解決惡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