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節日 + 年度專題
2006-04-28 10:41
學校只是一個上課的地方嗎?只要施點小魔法,學校可以變成一座生態樂園,從中興大學到師大環教所,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教育視野,校園可以是一座都市農園,校園可以是一座生態樂園,校園也可以是綠色生活的實踐基地。
清晨,當霧氣還沒有散去,早起的人們就陸...
2006-04-20 14:39
水與陸地的交界,創造出無限生機,濕地──是大自然的禮讚。除了一般人所了解的生態功能,濕地還可以淨化水質、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環境工程界運用了這個特性,而發展出水質處理的人工濕地。在國外,人工濕地已經發展了50多年,而台灣是在1998年才開始推...
2006-04-14 10:52
農場裡,住著許多動物朋友,每天可以看見牠們,在田間覓食、在花叢飛舞,改變就在一念之間,於是自然的夢想開始起飛。
來到中興大學的農場,看到第一種動物就是鴨子,這些鴨子雄兵只要一下田,就會非常有紀律的一字排開,順著稻間縫隙往前推進,別小看了...
2006-04-10 15:00
海邊輕柔的細沙,透過人們雙手,可以雕琢成各式各樣的夢幻圖像,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嘗試在沙灘上建築夢想,只不過這些看似堅固的水泥城堡,往往如沙雕一般短暫而脆弱,這裡有3個關於沙灘的故事:北台灣的福隆海水浴場,有一片逐漸消失的「百變沙灘」;...
2006-04-07 12:13
起源於1970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迄今已經36個年頭,每年這時候,都會訂定不同主題來探討地球所面臨的問題,這不只是環境相關領域的嘉年華,更希望能號召身在地球村的每一個份子,能加入環境保護的行列。
今年2006年「國際地球日」鎖...
2006-03-31 12:28
20多年後,面對來自居民生活、遊客觀光、物種生存以及開發建設4種影響國家公園發展的要素,我們不禁會問,種種角色衝突之後,究竟是「誰的國家公園?」
當1872年美國成立第1座黃石國家公園,以國家之力保護特定地區的自然生態,成...
2006-03-24 10:04
製作緣起:
認識詹家龍已經有2、3年了,從第一次接觸到現在,很欣喜看到紫斑蝶的研究工作每年都在各地義工的投入下,愈來愈有進展。這次公共電視嘗試與蝴蝶學會詹家龍合作,從空中紀錄紫斑蝶的北返。很多人或許會對此抱持質疑,真的拍得到嗎?老實說我...
2006-03-16 17:03
採訪源起
幾年不斷來往馬祖,發現這座離島陷入大開發的浪潮中,幾乎一次前來,面貌就又不相同,這樣的情景,讓人想起了金門、澎湖或蘭嶼,一樣的開發模式在這裡進行,馬祖開始消失那美麗的身影。
開發的浪潮,讓馬祖各個澳口面臨被破壞的危機...
2006-03-10 10:43
如果說水是生命的源頭,翡翠水庫就是大台北500萬人的生存命脈。監測水庫水質的變化,就像是為城市的健康把脈,一點也馬虎不得。翡翠水庫管理局的工程師每個月都要坐船,從翡翠水庫大壩沿著北勢溪而上,監測水庫優養化的情形,而透明度是其中一個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