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Q&A】(16) 什麼是「外包」碳排放?碳足跡外部化?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背景充電室

【氣候變遷Q&A】(16) 什麼是「外包」碳排放?碳足跡外部化?

2011年09月15日
本報2011年9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莫聞編譯,蔡麗伶審校

計算國家排放總量應該以消費國還是製造國來計算呢?圖片節錄自:英國衛報報導/Tim Wimborne/Reuters。碳排放也可以外包?其實,原文outsouce的意思,和「外部化」的意思相當,意指本國人所使用的產品或服務,是在境外製造,碳排放也算入製造國,而非輸入國,造成計算上不公平的現象。

這種現象,英文稱為「outsourced emission」,直譯為「外包碳排放」,也可以說是「碳足跡外部化」。

計算一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的標準方式,是每一年加總其國土內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再以稍複雜的方式,計算船舶與飛機載運貨品和船隻進出國家邊界,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這個計量模式的優點是計算方法很簡易,但是意味著,因種植或生產商品過程所造成的排放量是歸屬於生產國,而非真實消耗此項產品的國家。許多評論家認為此狀況是不公平的,因為較富有的國家可以宣稱他們正持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實質上呢,是將排放量「外包」到其他國家──越來越倚賴新興的經濟體,像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碳排放密集的製造業大量集中於此,即是一例。

一項2009年的研究顯示,中國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之中有50%是來自對外輸出的製造業;多項報告估計出,英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排放減量──甚至包含宣稱是因為京都議定書而達到的成功減量,根本無法抵銷其進口產品製造過程中的碳排放。

但困難點也在於,計算一國國民總碳足跡的方式,若要以「消耗導致的碳排放」來取代「生產導致的碳排放」做計算基礎,必須要精確地追蹤進出口產品的碳足跡,而這是非常困難地(參考2011最新國際排放量資料庫)。即使,有最新完美的資料庫可供計算使用,要如何正確地分配製造過程的排放量,仍然有許多爭議。一些評論家認為,此排放責任應該公平地分擔,因為像是中國這些生產國,其經濟發展受益於輸出產品的外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