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2025-02-20 10:07
近年有不肖業者以進口低價蚵混充台灣蚵,引發食安疑慮。食品安全辦公室召集跨部會合作,稽查牡蠣產地來源及市售標示,在過去14個月採樣73件,鑑定發現有七件為境外牡蠣,已對其中兩案各處20萬及10萬元罰鍰。漁業署強調將加強輔導金門、馬祖等離島縣政...
2025-02-20 10:04
全球第一個禁止燃油車進口的國家不在歐洲,而是「非洲之角」衣索比亞。2024年推行至今,衣國面臨充電基礎設施不足、零件及技術人才短缺等挑戰。今年1月進一步推動新政策,要求業者須先設置充電站才能進口電動車。
衣索比亞為非洲人口...
2025-02-20 09:49
2025年為台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過往我們從嘉義的街景、白色恐怖的故事,認識了陳澄波的畫作。然而,他的作品也含有許多早期台灣自然風貌的觀察。在他的筆下,有台灣的潮流、季風以及豐富的地形。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於去(2024)年...
2025-02-19 10:26
台灣將在今年關閉最後一座核反應爐,核三機組已達40年使用年限,但社會對於核能存續仍沒有共識。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提出核能占比30%,在野黨也高舉核電延役修法,盼用核電滿足低碳電力需求。
國際知名核能研究學者M.V. ...
2025-02-18 16:02
全台七處「嚴重污染」水質測站中,共有五處污染為畜牧廢水造成。昨(17)日環境部舉辦「總量管制2.0及環保露營」記者會,除公布嚴重污染河段改善成效,更針對畜牧業展開總量管制措施,授權地方政府管制水中物質總量目標、限制事業家數、排放水量、養豬頭...
2025-02-18 15:14
草鴞是台灣唯一棲息在平原草地、非森林性的貓頭鷹,棲地離人類居住空間很近,但由於晝伏夜出的習性不易觀察,早期保育人士推估全台僅有100隻或300~500隻,為台灣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
然而草鴞的實際數量有多少,又分布在哪裡?數量稀少...
2025-02-18 10:59
年節過後,買餅乾禮盒、送洗衣物的旺季已過。這天是陰天,外頭11度,五股產業園區的汽機車呼嘯而過,在灰暗的工業區裡,藏身全台灣第一間綠色庇護工場。
庇護工場(Sheltered Workshop)是為了身心障礙者製作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場域...
2025-02-18 10:55
美國《瀕危物種法》保育千餘瀕危物種,但川普總統上任後,要求權力凌駕這項法律的「上帝使團」(God Squad)每季定期開會,挑出可能危及能源發展的保育法規。生物保育團體憂心,這道命令對瀕危動物來說,等同是「死刑令」。
黃石...
2025-02-18 09:38
廚餘中約有一半為可食用卻被拋棄的食物,食物浪費代表著對農業與水資源等不必要的消耗,同時增加了碳排放,在法國,除了多份對抗食物浪費法案相繼出爐之外,許多商店與餐廳也絞盡腦汁,從隔夜麵包、驚喜餐盒到醜蔬果,發展出創新的商業模式來對抗糧食浪費。
...
2025-02-17 15:10
全國綠蠵龜產卵聖地在太平島!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日前公布最新調查成果,短短四個月內,共記錄到南沙太平島有141隻母龜上岸產卵,累計221窩卵窩,預計每年可孵出3.5萬隻幼龜,遠高於台灣其他產卵地的紀錄。這項發現不僅突顯了南沙太平島作為海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