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溪口最「鱟」棲地 學者籲列保育類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浯江溪口最「鱟」棲地 學者籲列保育類

2014年07月05日
本報2014年7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成鱟。紀錄片《刪海經》中,巨大的機具就突兀的矗立在原本自然的海岸邊,水頭商港興建,使得漁港及海岸消失,居住在此上萬年的鱟,也隨之失去棲所。去(2013)年也因水頭商港聯外道路再度面臨威脅,當地居民強烈反對下,暫時保留下這塊棲地;當人類開發的慾望不停的吞噬海岸,鱟只是其中的受害者。

台灣本島已不見鱟的蹤跡,僅剩金門小族群個體,和全世界其他3種鱟同樣面臨生存威脅,IUCN也已將全世界4種鱟列入紅皮書。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謝蕙蓮即建議,台灣保育主管機關應積極將鱟列入保育類物種。

開發目的改變 徵收應廢除

謝蕙蓮指出,1999年「金門水頭商港整體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開發單位並沒有遵守承諾,鱟的保育仍不足;而商港沒蓋成是地質資料出了差錯,因此應追究法律責任。

水頭商港原環說書於1999年通過環評審議,當時針對水頭港區之開發目標是分攤料羅港貨運量的貨運港,並據此徵收水頭、後豐港的蚵田,卻因施工不當,造成淤沙,最後開發單位將此地全部填平。

根據金門縣政府資料顯示,料羅港自2006年起已大幅提升貨運能量,原擬由水頭港區分攤貨運之需求已不復存在,因此將營運形態由「貨運」轉變為「客運」,並於去(2013)年送「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

當地居民即認為,既然已與原開發目的不符合,應依據《土地徵收條例》第49條廢除徵收。

金門西海岸應全數保留

「金門西海岸都是適合鱟的棲地,都該保育下來」謝蕙蓮說,目前金門縣政府所謂的鱟保育區,其實是依據漁業法劃設的「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鱟保育區」,光是古寧是不夠的,鱟並非保育類物種,一出古寧頭保育區,就不被保護了,應再劃出更多保護區範圍。

學者建議將鱟列入保育類物種。謝蕙蓮說,美國已將鱟列為IUCN受威脅物種,亞洲的3種鱟,處境比美洲鱟更危急,國際上與學界共同推動4種鱟列入紅皮書,而台灣兩次提案將鱟列入保育類,卻未成功,目前持續推動中。

留住浯江溪口鱟的家

「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人類造成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自己做起。」謝蕙蓮說,後豐港之所這麼多鱟,就是當地有海溝適合成鱟、潮間帶有小鱟,粗顆粒的沙灘提供產卵的棲地,三者具備,是完整而難得的棲地,這樣的棲地卻因破壞而消失了。

去年3月「水頭商港北側聯外道路工程」影響浯江溪口生態,還要填平濕地,引發居民抗議,停工至今;金門縣政府雖進行300多份復工調查問券,舉辦至少5場說明會,仍未能讓民眾放心,原因是浯江溪是母親之河,不容許一絲破壞的疑慮。

聯外道路旁的夏墅海域、建功嶼一帶,今年5月,還看得到幼鱟,在面對工程填平海岸後,彌足珍貴;因此,當地居民希望能將此地保留下來,不僅保護鱟,也維持當地豐富的生態系,讓當地的生物有喘息之處。

沿岸的原住民--三棘鱟

在金門的市場上可見販賣的鱟。(攝影:呂東杰)成鱟生活在水深約20~30公尺的海裡,都在島嶼的沿海,是依傍著沿岸生活的物種,成鱟會到沙灘產卵,過程中常遭遇到捕抓的命運;沙灘的粗砂,讓卵受到保護,空氣也流通,水裡的魚吃不到。

中國沿海,東南、西南到東南亞,一直分布到日本南部以及長江口、廣西以及台灣,沿海的鱟都是同一種。

台灣是依照學名來理解,因牠從尾巴和腹部接觸的地方,有三個棘,而稱為三棘鱟。但中國叫中國鱟,日本則叫日本鱟,他們對於這個奇特的物種,都冠上自己國家的名稱。

台灣和中國都會吃鱟,在金門的市集,仍可見賣鱟的攤位。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