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家賦女】立春:無田不成富 | 環境資訊中心
糧家賦女

【糧家賦女】立春:無田不成富

2015年02月04日
作者:李慧宜

編按:今天立春,一年24節氣的開端。對農家來說,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農活要做,不能早也不能晚,節氣是農業的節奏。作者李慧宜,是公視記者也是美濃媳婦,今年她要以記者的觀察力為各位讀者帶來農村的一年。本專欄依循節氣刊出新文章,敬請期待。

作者序:「糧,是米糧食物、是農業生產;家,是生態家園、是小農家庭;賦,是生活紀錄、是書寫分享;女,是女性觀點、是媽媽角度。」

「讓孩子在農村長大,懂得與長輩互動,學習農村的知識和生命經驗!」這個信念,一直是我對孩子與家庭生活的期待。不過在農村常住後,我才發現事實不如想像,全面水泥化的水圳田埂、農藥化肥除草劑的土地、怪手山貓濫墾的山坡地、過度觀光化的文創和體驗、離家的青壯年和獨居的老農、單打獨鬥的婦女農工體系、嬰幼托育和兒童教育資源的缺乏、大家庭崩解分家的爭鬥、在地語言和傳統價值觀的流失……這些還不打緊,我那個人的小小天地裡,正被洗衣服、洗碗、居家打掃、換尿布、餵奶,還有小孩的哭聲、尖叫聲團團包圍緊緊困住。

農村的邏輯,跟都市差之甚遠,而南島與北島的差異,更是大為不同,在習慣台北城20年的生活後,回到農村的我,其實比孩子更需要重新學習,只是很多舉目所見、心中所想,不見得可以馬上找到答案,所以我試著整理發想,也將尋找解答的過程寫下來,當作是我和孩子共同成長的紀錄。「糧家賦女」這個專欄,就是一個記者媽媽在農村的生活分享。


以耕種為目的,以稻子為主角,農村的空間設計,是以糧食生產為核心而創造的自然與人文的互動結果。水圳,是為了灌溉田地,田埂,是為了方便農民,而狗最悠閒,牠只需要來玩玩遊戲。圖片提供:李慧宜

家門前的這條龍東街,雖然只是南北向的兩線道,但卻是台28線串連龍肚、廣林和黃蝶翠谷的主要道路。平日車輛不多,老人、孩子和狗兒,零零星星地從路的東西邊你來我往,偶有幾台大型遊覽車上頭貼著○○學校或○○○旅行社,比偶爾更少一些,會出現包覆頭巾只露出雙眼的自行車友呼嘯而過,不過,一個多月前,這條路又開始熱鬧起來。

每天搶頭香的,是隔壁夥房的伯公,早上5點左右,他會威風八面坐在鐵牛車上嘟嘟噠噠地往南駛去,接著,1台、2台、3台大型曳引機,紛紛在馬路上穿梭來去留下一道道的泥巴足跡,過沒多久,身手靈巧的插秧機,從四面八方往道路集結並火速奔向四周水田的懷抱,原本平原上由紅豆、玉米、南瓜、白玉蘿蔔、辣椒、茄子等冬季裡作作物構成的繽紛景象,逐漸轉變成片片手把青秧水中天的統一視野,這一切宣示著,春耕的腳步近了!

站在水裡,秧苗寶寶們精神抖擻。雖然春雨還沒有來,美濃的天空總是灰灰濛濛的,可是水鏡讓整個環境明亮了起來。圖片提供:李慧宜

春耕在我們家,是年度大事。我記得2007年年初,那個時候我跟先生朱老大還沒有交往,第一次拜訪朱家吃晚餐,輕鬆得很,看到滿桌豐盛的菜,以見獵心喜還不足以形容!當時,我一屁股坐下來,就猛吃猛夾傻笑聊天,不過漸漸地,吃飯氣氛開始嚴肅起來。朱媽媽問朱老大,「阿文,什麼時候要*蒔禾?」朱爸爸馬上接著說,「之前種*145的,很容易落穀,還要種這種的嗎?」朱媽媽嘆了口氣拉長尾音說著,「哎哉,還是*205的比較好,我們家這麼多年以來,都吃這種的,比較香比較甜也比較好吃。」朱老大靜默一陣後回答道,「好啊!看你們想種什麼就種什麼,你們決定啊!」不一會兒,飯桌上又恢復了一開始用餐的歡樂氣氛,老人在逗小孩牙牙學語,大人忙著吃飯也餵孩子,大家有一搭沒一搭說著○○○以前做總幹事時是如何索錢賣職務的農村八卦。

吃晚飯,是朱家唯一全家相聚的時刻,說笑是其次,談正事才是重點,而農家的正事,就是田裡的事!10年前(西元2006年)的第一期春耕,朱家選擇了新品種高雄145,可是農民不知道,高雄145是最呵護土地的稻米品種,它的肥料吸收率高,因此耕種過程中,需要的氮素肥比例,會比一般品種的稻子來得低,農民必須恪守合理化施肥的原則,不然只要氮素肥一過量,收割時穀子脫粒落地的情況,就會很嚴重。也因為如此,朱家種高雄145的第一年也是唯一一年的收成,簡直快把家中兩老嚇出高血壓,根據當時的朱媽媽形容,「割禾的時候,掉在田裡的穀比裝進太空包的穀還要多!」自此之後,高雄145再也沒有出現在朱家的農地上,田裡的王道,是俗稱205的台稉2號,餐桌上大家捧的每一碗飯,看的就是家中這兩老!

台梗2號成熟後,可以在穀粒頂端明顯看到小紅點,這是台稉2號最容易辨識的外觀。圖片提供:李慧宜

2009年年中,我嫁進朱家,開始摸索為人妻、為人媳婦的訣竅,我發現這個家庭還真是少見。公公、婆婆育有3男3女,除了二女兒出嫁後搬到屏東潮州之外,其餘所有孩子、孫子輩都住在一起,算一算5個兒女和嫁娶進門的媳婦、女婿,再加上6個孫子孫女,全家吃飯到齊的人數高達16人,光是張羅一家老小吃飽吃到滿意,就是一個巨大工程。然而,吃飽、吃好,可是兩回事,不管有錢沒錢,人的第一要務就是吃飽,吃飽後摸摸口袋如果有剩,才有吃好的可能,而吃飽的前提別無他想就是「稻米」!

公公的手上,有一本厚厚的族譜,上頭寫著「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梅縣洋門村老虎凹,第十四世敏生、溫氏,開基美濃」,這是我目前查到有關朱家在台灣開發的最早紀錄。我問了一下公公,他說他是二十二世,而朱老大是二十三世,若一代以30年來粗估的話,我們朱家在美濃開枝散葉至少也有300年,這麼長的時間以來,我們一直都是吃自家種的米。想想真不簡單,在台灣的這3個世紀以來,直到目前這個所謂的現代社會,找食物只要進超市或開冰箱的年代,朱家依然是在田裡種出糧食餵飽全家!

2006年起,我跟夥伴們一起進入美濃拍攝農村變遷。這一天是2007年年初的某夜,我們跟著農民到田裡放水,拍下了秧苗在晚上的姿態。圖片提供:李慧宜

過去農業時代的農家自給自足,再正常也不過,但是只要一想到過往的年代,我都不由自主肅然起敬,尤其那些一代代的前人們,每年會在立春前後這段期間,摸黑起床、整裝下田,駛牛整地、彎腰插秧,還要搶水灌溉、跪地娑草,更要忍受冷風拂面、寒水浸腿……這些都是進入朱家生活後,聽婆婆提年輕時務農的甘苦談。我覺得婆婆是典型的農村女強人、老戰將,生存在傳統和現代的夾縫中,她遵循前人的腳步,堅持要在立春前,把這一年的秧苗種落土。在婆婆的安排下,家裡每年用5分地種一期稻,並在所有收成中,留下1200斤的稻穀自家食用,其餘繳交農會換些工錢,我們家每個月將100斤穀碾成新米,月月有新米可吃,孩子孫子們,天天都吃得到老媽媽的心意。

曾經聽一個老農說過,「稻子,可以餵飽人,也能餓死人!」我的婆婆常掛在嘴巴上的,則是「無田不成富」。經歷大寒的嚴冬,立春來臨,世界逐漸恢復生氣,南島農村的人們選在此時插秧種稻,儲備來年的糧食。我們的長子也因此命名為「家禾」,希望到了他這一代,300年種稻的家族歷史,能繼續傳承下去!

作者簡介: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記者。高中喜歡看電影,大學蹺課玩社團,23歲到30歲之間,換了11個工作、搬過9次家,直到投入新聞工作後才得以確立人生志向,近年積極拍攝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

影像作品獲獎(入圍)紀錄:

【農村的生存遊戲】系列報導(榮獲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穿越時空看佳冬】系列報導(入圍2006年第一屆客家新聞獎)
【水圳在唱歌-美濃水圳】系列報導(入圍2007年第二屆客家新聞獎)
【淹沒溪望】水患系列報導(入圍2008年第七屆卓越新聞獎)
【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獲邀2011年國家生態電影節)

音樂作品:

2005年【好客戲】音樂專輯(協力製作人)(第17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2005年【被遺忘的國寶~樂生黑手那卡西】音樂專輯攝影
2010年【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配樂

註一:插秧。
註二:高雄145,是由高雄育4077號命名而來,完整米率高,粒型整齊,米粒外觀晶瑩剔透,心腹白率低,粗蛋白質含量低,具有良好的株型及米粒外觀,且米飯食味品質比良質米品種台梗9號優異。高雄145施用低氮肥量時,能達到較高的產量,氮素利用效率高之特性,有助於減少化學肥料之施用以保護環境。(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
註三:台稉2號是由台南縣農業改良場改良出來的品種。原本台稉2號叫做「台南育205號」民國78年之後才被叫做台稉2號。台梗2號,米粒大,晶瑩透徹,煮飯後粒具粘彈性,口感甚佳富有飯香,此種雖然產量不高,但口感甚佳。除民國84年獲得第一屆全國【金米獎】外,台稉2號於民國94年第二屆、第三屆全國稻米品質競賽中,連續兩屆榮獲稻米品質競賽【總冠軍】,因此台稉2號已成為台灣地區最佳稻米栽培品種之一。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