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魚白魚你去哪?台灣淡水魚悲歌 | 環境資訊中心

白魚白魚你去哪?台灣淡水魚悲歌

2015年02月17日
作者:羅聿

當你來到河邊或水塘,是否會對水裡頭有一些好奇或期待?能夠看見幾隻魚或是蝦在水裡自在地悠游,通常就能帶給我們一陣融入大自然的喜悅。

地球上的魚,只要能在淡水中生活的,我們都可以歸類為「淡水魚類」,而淡水魚類當中,有一群經過了千萬年的遷徙,從大海中一步一步適應溪流中的淡水,最終因為演化放棄了鹹水的適應力,從此定居在低鹽度的淡水域當中,我們可以把牠們細分成「純淡水魚類」(學界稱為「初級性淡水魚」)。

純淡水魚類是一群不太自由的生物,牠們無法在海水中生存,平日只好在河川中的固定區域洄游。無法透過海洋來遷徙。牠們忍受了多次冰河時期的嚴寒,趁著海平面下降的時候,通過河流穿越大陸,或是趁著河川襲奪與改道,游向新的世界。這些物種的面對生存的堅強,顯得格外珍貴,生存在小島上的純淡水魚類,更是在眾多地質史上的連環巧合中,被選中的幸運兒。

地質學家的研究指出,10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台灣海峽底部曾露出海面,並有數條河流從大陸東南沿海流向台灣,一些生活在大陸的淡水魚類就乘著這班物種遷徙的順風車,越過黑水溝到台灣生活,並演化出全新的物種。

在地演化 在地生活 在地消失

台灣地形多山,主流都是很短流急,但有許多岔出的平緩支流,並有許多遺世獨立的深潭。台灣約有40種特有種純淡水魚類,大多生存在平緩的支流與水潭當中。

台灣白魚(圖片攝影:羅聿)

分布在中台灣的台灣白魚(Aphyocypris moltrechti)可以當做一個代表,牠們只分布在支流的緩水域,這裡有茂盛的水草,夏季的大雨來臨時,牠們可以躲在水草叢中,避開外頭的滾滾洪流。牠們也在水草叢傳宗接代,經過了長久的演化,台灣每年的春雨成為牠們第一個繁殖的訊號,當清明前後的雨季一來,水中的有機質變得豐富,台灣白魚也開始尋找一片安穩的棲地產卵。台灣白魚的卵只要一天就可以孵化,很可能就是為了要搶在洪水突破水草防線之前,尋找更安穩的地方。

台灣白魚的棲地。(圖片攝影:羅聿)台灣白魚的棲地-2。(圖片攝影:羅聿)

台灣有許多像台灣白魚這樣的小型純淡水魚,像是條紋小䰾(Puntius semifasciolatus)、史尼氏小䰾(Puntius snyderi)、青鳉魚(Oryzias latipes)等等,最大的標準體長都在10公分以下,平均值則相當於成人的一根食指這麼長。這些小魚過去都是台灣農村裏常見的美麗生物,前人們用台語幫小魚取名字,例如軟骨溪哥(指台灣白魚)、紅目鮘(指條紋小䰾或史尼氏小䰾)、魚目娘(指青鳉魚)。然而隨著台灣長期的工業化,小魚的生活環境也隨之消失。

台灣青鳉魚-全身。(圖片攝影:羅聿)史尼氏小䰾-全身。(圖片攝影:羅聿)

水利工程成為淡水魚類滅絕主因 

台灣是缺乏能源和水源的地方,興建水壩來來蓄水發電,是一個必要之惡。但是興建一座水壩,會將原本淺水的生態環境改造成深水的生態環境,代價是許多生活在淺水域的物種永久失去了家園。大家熟知的日月潭原本是台灣白魚的模式產地,本來是一片沼澤般的湖水盆地,1936年頭社水庫完工後,水位上升18.18公尺,台灣白魚最後在日月潭被發現的時間是1922年,此後多年的調查都沒有再發現。

現在的日月潭。(圖片攝影:羅聿)

不當的水利工程,認為是導致台灣淡水魚類瀕危的主因。台灣中低海拔的河川與陸續變為居住用地或農業用地,為了控制河水氾濫造成的財務損失,許多自然的河岸被改造成水泥化的堤防,甚至將整條河川鋪上水泥,雖為治理河川之因,卻造就生態毀滅之果。

護魚人士常苦中作樂地戲稱水泥化的溝渠「三面光,魚都死光光」,這種三面光的河道無法依據水量調節寬窄,雨季時水流變得更快,提高了魚類生存的難度;魚類賴以為生的水草叢不易攀附在水泥上,當大水一來,整個河床上的植被幾乎會被清空,再也不能庇佑水草叢中的淡水魚類,因此近年來大水過後,淡水魚類的族群都會顯著遞減,而族群數量難以恢復,台灣白魚的僅存的兩個族群,目前正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慢慢凋亡。

台灣白魚的棲地-水泥化的河床。(圖片攝影:羅聿)

淡水魚類的瀕危是全球性的事情,自然棲地的開發與工業化的建設都不斷在打擊淡水魚類的生存空間,台灣的淡水魚類具有高度多樣性與特有性,尤其純淡水魚類更顯得珍貴。每一種淡水魚類的滅絕,對台灣本島淡水生態都是一個重大遺憾。雖然近年沒有淡水魚類滅絕,但隨著棲地不斷的破壞與消失,在未來十年內很有可能接連出現物種野外絕跡的情況,因此必須採取積極而永續的保育行動,例如族群監測、棲地保護或異地保種等,都是當務之急。

【相關文章】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