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難養寸土 2015國際土壤年 巡迴車全台推護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千年難養寸土 2015國際土壤年 巡迴車全台推護土

2015年04月20日
本報2015年4月20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上週六(18日)在鳳山微風市集出現一台「土壤巡迴車」,這是由中華土壤肥料學會所舉辦的「2015國際土壤年」活動,巡迴宣導首站就來到小農聚集販售友善土地農產品的微風市集。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學生在市集中展示介紹土壤的各種特性、土壤的形成以及土壤對人類生活、農業的影響。

活動主辦人彭聖宸說,「聯合國訂定2015年是國際土壤年,我們在台灣舉辦巡迴宣導活動,是為了推廣土壤對我們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全球1/3土壤劣化  聯合國呼籲保育土壤

土壤與生物多樣性(圖片來源FAO)

全球3成土壤劣化  威脅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調適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的研究,目前全球33%的土壤出現劣化,然而要形成1公分厚的土壤卻需要1000年的時間,而全球1/4的生物存在於土壤之中,對於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的調適等,土壤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全球土壤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FAO將每年12月5日定為「世界土壤日」,並將2015年訂為「國際土壤年」,呼籲全球人民加強對珍貴土壤資源的保育與珍惜。

中華土壤肥料學會指出,響應 2015國際土壤年,該會邀集國內相關大學校系與農委會所屬單位,推動一系列有關「重要土壤性質和功能展示」和「土壤簡易健康檢測」的巡迴展出教育活動,希望喚醒民眾一起來了解「健康土壤才有健康生活」和「珍惜土壤才能照護子孫」的意義,以及對農地維護與糧食安全的關注。

在高雄微風市集,中興大學土環系的學生向民眾說明土壤的各種樣貌。他們設計了土壤明信片DIY的活動,讓民眾自己製作不同土壤所組成的色階樣本,藉此更加認識土壤。「在越底層的土壤因缺乏空氣,因此呈現灰色;紅土則是因為氧化、缺乏有機質;一般來說,表土富含有機質因此最營養,不過各地的環境氣候不同,因此土壤也呈現不同的樣貌,」彭聖宸解釋。

土壤巡迴車在微風市集(中興大學土環系提供)

台灣土壤問題:肥料太多、污染層出不窮

與土壤關係最密切的人就是農民,在市集的展示攤位上,許多農民前來詢問自己的農作物與土壤的問題。彭聖宸說明,土壤環境科學主要研究針對各種土壤進行診斷、調查,並解決改良它,此外還涉及肥料的管理,研究肥料和植物營養方面的影響。因此團隊除了為農民解說土壤特性,也解答農作物的疑難雜症。

農民關心他們的農田,想知道種出來的農作物有什麼問題,要怎麼解決。不過,彭聖宸說,「台灣的土地其實不必太擔心營養不夠的問題,反而農民太常使用肥料,這樣的習慣會造成過量施肥的問題,多餘的肥料經過地下水沖洗,排到河川,造成河川優養化,對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

「國際土壤年也在宣導要如何正確使用肥料的觀念,」他強調。

目前來說,台灣的土壤現況又是如何?事實上台灣土壤污染的問題層出不窮。

「過去台灣農地曾經出現鎘米事件或重金屬污染,就是工廠排放有毒廢水所造成,」中興大學土環所學生許皓景解釋,「台灣灌溉水源和廢水排放同源,因此上游排放廢水、下游拿來灌溉,造成農地污染。」2013年高雄後勁溪因日月光排放廢水造成的污染,就影響了下游大片農地的灌溉水源。

日月光位於後勁溪的排放口(蕭敬憲攝於2014.7.10) (2)

根據環保署的調查,台灣農田土壤中有大約5萬公頃重金屬含量高,占調查面積5.7%,而台灣的土壤污染80%是來自於廢水污染所造成,而13%是空氣落塵所造成,其餘如廢棄物、農藥、肥料、酸雨等之污染,對土壤均造成衝擊。

人類依土而生   認識土壤,認識我們的生活

「一般民眾對土壤的認知是滿貧乏的,」彭聖宸說,「我們人類是依附土壤而生存,這些糧食都是靠土壤種出來的,一般民眾對我們腳下踩的土壤其實不是很重視,才會看到新聞不斷報導各地都有的污染現象。」

「Know soil, know life,」彭聖宸表示,為了推廣土壤需要我們去愛護、保養的觀念,「土壤巡迴車」今年要巡迴全台各地,向民眾推廣宣導,這個口號就是要教我們更加認識腳下的土壤,認識我們的生活。

巡迴車首站在高雄,他們分別在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中和微風市集二地舉辦,未來幾個月將到彰化、花蓮等地,準備用易於了解的方式,讓一般民眾也能一起關心台灣土壤面臨的各種問題。相關訊息可見2015 國際土壤年 in Taiwan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