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親緣鑑定 瀕危紅珊瑚有望重現生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研院親緣鑑定 瀕危紅珊瑚有望重現生機

2015年05月28日
本報2015年5月29日台北訊,湯琇婷整理報導

深海的軟珊瑚常被加工為藝品或珠寶,很受民眾喜愛,其中又以紅珊瑚的經濟價值最高,也因此面臨極大的採捕壓力,盜採事件頻傳,威脅其生存。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日前與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重新界定了紅珊瑚科3個屬各物種界限,完成紅珊瑚科系統分類的修訂,期能助於未來漁業管理措施的評估。

赤紅珊瑚經拋光加工後,是市售價格最昂貴的一種寶石珊瑚。中研院提供。
赤紅珊瑚經拋光加工後,是市售價格最昂貴的一種寶石珊瑚。中研院提供。

鄭明修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已知全球約有6千多種珊瑚,其中紅珊瑚科物種從熱帶至亞極區海域、水深20公尺至2千公尺皆有分布記錄,目前僅地中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域有商業規模採撈。該科物種由於質地堅硬、色澤討喜,加工成珠寶或藝品相當受市場歡迎。文化部亦於2014年8月宣布成立「台灣三寶」品牌,紅珊瑚即位列其共同行銷的項目之中。

然而寶石紅珊瑚因生長緩慢、壽命長、生殖成熟晚,容易受到漁業壓力影響,目前已開放開採的國家會調查該國海域內寶石紅珊瑚的庫存量,並擬定相關漁業管理措施以達到永續經營目標。而這些資源與措施的評估,需要明確的物種描述與鑑定。

鄭明修研究團隊把從台灣海域最新採集的標本,與從世界各大博物館蒐集而來的110件紅珊瑚物種樣本,透過基因檢測方式釐清其親緣關係。其團隊用8個粒線體基因及1個核基因為分子標誌,以「擬柳珊瑚科」物種作為外群,再利用「最大似然法」及「貝氏推論」重建紅珊瑚科物種的親緣關係樹,發現先前根據外部型態區分的紅珊瑚屬(Corallium)以及類紅珊瑚屬(Paracorallium)皆不受親緣關係的分析結果所支持。

因此研究團隊大幅修正舊有分類,將「紅珊瑚科」分為3個屬:「紅珊瑚屬」(Corallium)、「半紅珊瑚屬」(Hemicorallium)及「側紅珊瑚屬」(Pleurocorallium)。該團隊也依此分類架構將現有物種歸納成「紅珊瑚屬」7種、「半紅珊瑚屬」16種、「側紅珊瑚屬」14種,並提供詳細的物種型態、生物屬性等學術描述。

由於紅珊瑚是具經濟價值的珠寶珊瑚,該研究除了提供紅珊瑚科物種鑑定新的學術基礎知識,同時對紅珊瑚的產業管理和保育也具有參考價值。

鄭明修表示,根據這項新的分類與界定,未來管理機關可依此擬定更適切的管理規則。例如,根據3屬之內各物種不同的生態條件與生長速率,限定每年開採量、提供資源評估或保育計畫的基礎知識、釐清紅珊瑚科物種進出口海域與物種等等。

該研究論文於3月25日刊登在國際期刊《分子系統發育學與演化學》(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